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340宦官擅权,始于英宗(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340宦官擅权,始于英宗(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朱元璋父子两个在对白莲教这件事上达到了一致。

  威胁大明统治的存在,是绝对不能出现的。

  此案有了天子的批示,进行的很快。

  上元县给江宁县交出赏钱后,便有刑部主事带着命令来了。

  抓捕有关同吴庆夫有关的衙役、吏员以及知县、典史。

  反正现在吴庆夫被单独提审后,咬出来了许多人。

  众人还处于破掉食人魔的案子准备庆祝一番,未曾想全都进了江宁县大牢的监狱。

  那些因为被吴庆夫逼迫,走投无路才加入白莲教的百姓,因为马皇后的建议,全都释放回家,但是家里的壮劳力要无偿去修河堤一个月。

  正好给上元县的衙役们腾出牢房来。

  特别是这些百姓们瞧见这些“官”被抓进来之后,更是对着皇帝感恩戴德。

  其实听到这个判决的时候,王布犁觉得有些宽容的,根本就不像是朱元璋的作风。

  这些人没死被发配到北方去屯田就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倒是上元县典史丁海栋挣脱衙役的控制,想要找王布犁问个清楚,结果被按在地上。

  他脸贴地大叫着:“驸马爷,看在昔日的情面上,让我死個明白,我速来与白莲教毫无瓜葛,为什么要抓我们!”

  王布犁瞥了被按住的丁海栋:“吴庆夫。”

  丁海栋一下子就麻爪了,连忙道:

  “我不知道他做了什么,我就是收了点孝敬。”

  对于这句避重就轻的话,王布犁一个字都不信。

  一个典史作为本地地头蛇,直接控制本县的实际掌权者。

  他连自己个地面上的事都不知道,那只能是装作不知道。

  王布犁只是挥挥手,让人把他带走。

  进了大牢,有人提审后,他自然就知道什么了。

  白莲教这件事倒是轻轻放下,但是官逼民反这件事可不是小事。

  更何况白莲教的闫玉龙,他还没有招出幕后的主使。

  这种首脑不抓,今后还得搞出事情来。

  “钟牛。”

  “在。”

  王布犁示意蒋环掏出一本册子:

  “按照花名册上的点名,先带人过去帮助维持住上元县县衙的情况,避免出现大乱子,到了那边也不要过于强硬,让你暂代上元县典史职位。”

  听到这话,钟牛先是呆愣了一下,然后立即给王布犁跪下,多谢驸马爷的提拔之恩。

  “我是看重你的能力。”王布犁示意他起来:

  “最终任命还得看吏部的,过去了好好干,将来前途也不是从九品,别胡乱伸手,也别给我丢面。”

  “属下谨记驸马爷教诲。”

  钟牛觉得王布犁说这话他典史的位置已经稳了。

  要不然叮嘱自己这些做什么?

  于是钟牛带着一部分江宁县的成熟吏员和帮手直接走了。

  反倒是吏员的档案能直接调过去,纵然是大明最低品级,可那也是官员,不同于吏员,程序上自然是要谨慎一些的。

  钟牛走了之后,他徒弟余火金暂时代替捕头一职,具体的任命还是得等钟牛那里板上钉钉之后才行。

  万一吏部的人不觉得钟牛能够胜任,还得退回来给他留着位置。

  不过在江宁县其余人看来,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跟着驸马王布犁那是真有前途!

  这就直接把人给送到上元县去当吏员了。

  临时的转为正式的,正式编制还能往上走一走。

  而且驸马爷也发出话来了,就算是他们去了上元县,月初的时候也会分润他们这个月出力的补贴。

  待到上元县人员落实之后,江宁县空缺出来的位置,也会有人填补上来。

  总之,上元县一下就空出来许多坑,江宁县这边的萝卜都很高兴。

  光是靠这么一手,王布犁就把江宁县县衙一帮人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如此待遇下,要是再想搞事,那就不是我这个上官的缘故了,你自己好自为之。

  不过王布犁虽然没有给钟牛保准,但圣眷极重的驸马爷的面子,吏部也不会给驳了,又不是安排什么重要岗位。

  上元县知县这个位置,才是胡惟庸等人需要在意的。

  朱元璋很突兀就进入了仙境当中。

  这一次根本就没来得及带上太子朱标。

  朱元璋不明白为什么这进入仙境的事以前还有规律可以让他反应,现在根本就没有什么规律了。

  以前的经验完全都不好使,他儿子朱棣进入仙境就是一个意外。

  搞得这几日,朱棣也是在家中闭门不出的意思。

  纵然是整个南京城都因为抓住了食人魔的真凶,都没有出去看看热闹。

  朱元璋反倒是觉得老四目前陷入了极大的纠结当中,倒是也没有在意。

  他很快就被熟悉的坐在巨幕之前,等待放映。

  宣德十年正月,帝崩,遗诏国家重务都由皇太后张氏处置。

  由年仅8岁的幼帝朱祁镇继位。

  “八岁?”

  朱元璋微微挑眉,没成想还有比万历十岁登基还要年轻的存在。

  他稍微往前推算一下,宣德才多大就英年早逝了。

  朱元璋其实是有些难以接受。

  咱的子孙寿数怎么都不高呢?

  一个个的,几乎都是在青壮年去世,难不成是过于劳累?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