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汉家功业> 第四百七十九章 归去来(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七十九章 归去来(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哦,是什么原因?”贾诩问道。是什么原因,让曹操对抄家流放都不在意,还如此的高兴?

  曹操却没有点破,望着北方,狭长双眼跳动着寒芒,淡淡道:“文和刚才说,要结好乌桓?”

  贾诩观察着曹操的表情,道:“是,以作不时之需。”

  曹操瞥了他一眼,语气越发淡漠,道:“文和还记得,之前那些劝我谋反,自立的人都是什么下场吧?”

  曹操在冀州,在兖州,在青州,在豫州,都不止一两人劝他自立,以图大业。

  但无一例外,都被曹操秘密斩了。

  贾诩神情如常,没有任何惧意,道:“司马,曹氏已被流放辽东,就不想另图生路吗?”

  曹操笑容消失,面无表情的道:“文和,这是你第一次说,我便不与计较,若是有第二次,立斩不饶!”

  贾诩在‘立斩不饶’四个字中,听到了斩钉截铁,杀气腾腾。

  曹操不是在说场面话,是真的,贾诩朕要再劝,必将人头落地!

  贾诩神情动了动,曹操到底想通了什么,为什么到了这种时候,还是对朝廷如此忠心?

  那位陛下,真的让曹操如此忌惮吗?

  “说说怎么平定乌桓吧?”曹操脸上再次浮现笑容,遥遥望着北方。

  贾诩压下心底的复杂心绪,道:“兵贵神速,司马以最快速度赶到,并且绕后,一举歼灭乌桓!”

  曹操对这个战术还是认可的,道:“我想让那公孙度诈败,诱乌桓入关如何?”

  “不可!”贾诩直接反对,道:“司马这一战,必须果决,决不能给朝廷再找到攻击的机会。一旦司马露出破绽,新账旧账一起算,即便陛下再想保也保不住了。”

  曹操摸着胡须,忽的沉声大喝道:“伱说的有理。传令全军,轻装上阵,全速前进!”

  “是!”身后的亲兵应命,挥舞着令旗,奔跑向后。

  曹操大军,转眼间动作起来,以最快的速度直奔幽州。

  而贾诩,还在揣摩曹操的心思。

  这位新主公的能力远胜于董卓,但心思也深沉的可怕,哪怕近在咫尺,他也难以琢磨透彻。

  刘辩在送曹操的时候,尚书台也在召开会议。

  已是年中,有太多事情要总结,尤其是当下的要务,‘治河’、‘吏治’、‘税赋’、‘屯田’、‘开荒’、‘剿匪’等等。

  尚书台会议厅内的气氛,前所未有的和谐,诸项事务几乎没有多少阻碍就获得了通过。

  六曹九寺一致的配合,没有半点杂音。

  会议结束之后,丞相荀彧便着手布置,并决定亲自前往并州,督察‘新政’推行进度。

  而左右仆射钟繇,荀攸也计划出京,一个赶赴凉州,一个前往兖州做安抚。

  六曹九寺的主官们同样各有任务,在紧张处理各部、寺任务的同时,也纷纷计划出京巡视。

  朝廷表现出的团结,着实惊呆了很多人,无形中给了很多人巨大的压力。

  傍晚。

  太常寺卿孔融与礼曹尚书陈琳一同来到了刚刚改建好的‘茂院’。

  孔融肥润圆脸都是笑意,与陈琳笑着道:“陈尚书,依我看,今秋就可以启用了。”

  陈琳观察着一个个考棚,道:“总数可以容纳一万两千人同时考试,工曹能这么快建好,着实不容易。”

  孔融挺着大肚子,道:“确实不容易。我听说,陈尚书隔三差五亲自来监工,日以继夜的改建,这才有了今天的模样。”

  陈琳脸上是颇为满意之色,微笑着道:“孔公,我听说,今年报考的有八千人之多?”

  孔融顿时面露得意,道:“不止不止,还有更多的在路上,没有记录在案。到了九月,或可有万人。尚书台那边的意思,今年至少录取一千人,绰绰有余了。”

  在过去一段时间,经常发生士人抵制入仕,诏而不听的情形。但这一两年情形发生了剧变,士人争着抢着要入仕,朝廷的官位根本不够用。

  陈琳点头,道:“尚书台那边的意思,是要进一步裁并一些冗余的官位,而‘整顿吏治’肯定有诸多不法之人被罢除,总的来说,朝廷还是急需人才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