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择日走红> 第六百一十一章 精神(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六百一十一章 精神(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所以,她想要见一见袁海公司里的其他人,看看他们的制作团队。做跳起来剧场也这么久了,一个好的制作人、好的制作团队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不应该有什么东西,陈思琦自己也有了一个标准。

  陆严河点头,说:“可以啊,不过,袁总他有时间带你去吗?我看他这两天,基本上每天都在片场待着,没有离开过。”

  “没关系,他不在更好,他可以让别人接待我嘛。”陈思琦说。

  陆严河点头。

  “你有主意就行。”

  “你知道我在想一件什么事吗?我觉得我有点夸张,我可能有点疯了。”陈思琦忽然说。

  “啊?”陆严河问,“怎么了?”

  “我在想,如果跳起来剧场的模式可以复制,也许,以后我们跳起来剧场可以去全世界各地搜集制作人才,不仅仅是跟我们合作,拍我们《跳起来》杂志上的,也可以在当地找剧本,拍当地的故事,跳起来马来西亚分剧场,印度分剧场,新加坡分剧场……”

  “我想到这个以后,我又突然想,为什么《跳起来》的海外版一直推广效果不明显,除了实体书本来就不景气以外,还有一点,我也忘记了一点,哪怕《跳起来》的海外版已经不是杂志,而是主题书,可它上面的作者、文章,全都是我们中国自己的。对于当地的读者来说,它太陌生了。我在想,后面再接着做海外版的时候,我想要邀请当地的作家,做一本主题书,请几个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家来围绕这个主题写文章。”

  陈思琦的提议让陆严河颇受启发。

  “这个听上去似乎值得尝试一下。”

  之前,他们都一直想着要让《跳起来》“走出去”,所以,他们都忘了,很多时候,“走出去”的前提,也需要他们更好的“走进去”。

  这一套,其实在影视剧行业已经用了太多次了。看重哪个海外市场,就从哪个市场所在国家里,找一个他们国家的演员来参演。

  所谓国际化阵容背后,其实都是这样最朴素的商业考量。

  而他们之前做《跳起来》海外版的思路,却受制于他们已经有非常多已经发表的好作品的情况,先入为主地认为,《跳起来》海外版遇挫的问题是没有宣传到位,是实体出版行业不景气,是没有做好一本好书和一个市场之间的连接工作。

  实际上,他们所自认为的好,对当地的读者来说,未必那么好。

  就像很多备受赞誉的海外作品,到中国来,一样遇冷。

  文化背景有差异,审美也有差异。

  -

  一说起工作来,陈思琦的眼睛都是亮的,在发光。

  陆严河感觉她恨不得下一秒就想要飞回国,去跟她的团队讨论这件事了。

  等陆严河去洗了个澡出来的时候,陈思琦抱着笔记本电脑,指尖正在键盘上狂敲,敲得极快。

  陆严河过去一看,她正在写海外版下一步推广的思路。

  页面上已经密密麻麻的文字,思路如泉水涌出。

  除了刚才所说的,陈思琦还在上面写,可以参照国内《跳起来》一开始做的时候所发挥的“明星效应”,邀请在当地甚至是国际上非常有名的导演、编剧和演员,写专栏。比起邀请明星来拍摄封面,去吸引一波粉丝买书,不如用这样的方式,去形成《跳起来》的文艺宝典的印象。

  实体书,在这个时代,已经注定不可能大众,那就走好小众的赛道,在这条赛道上,把《跳起来》的属性发挥到极致。

  人这么多,甭管多小众的赛道,只要走好了,一定能走出鲜花和掌声来。

  陆严河在陈思琦身旁坐下来,搂住她的腰,看着她敲字,也没有开口说话打扰她。

  不知道过了多久,陈思琦忽然感觉到自己肩膀上一沉。

  她一转头,才发现陆严河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陈思琦回过神来,合上了笔记本电脑,放到一旁,拍拍陆严河的大腿。

  陆严河睁开眼睛,有些惺忪。

  他看到陈思琦已经关了电脑,问:“写完了?”

  “嗯,写完了。”陈思琦点头,“睡觉去吧。”

  陆严河打了个哈欠,“走吧。”

  结果,一到床上,陆严河就精神了,不用打哈欠了。

  -

  推荐老书《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