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近,京城里的会试也不知考的如何了,会试是文章可是市场上的紧俏货。
花园里有人打秋千,贾牧抬头就看见墙外林黛玉的笑容,她手挽绳子,荡的那么高,贾牧可真是要骂人了。
“当心着点。”
“知道,知道。”
贾雨村也不知在想什么,一声不响,贾牧拿起喷壶一边浇花,一边看秋千荡起的方向。
可能是花粉太香了,贾牧喷嚏打个不停。
又一次睁开眼睛,阳光柔柔的,林黛玉就在他的边上,贾牧问道:“字帖都抄了?”
林黛玉眼睛弯着,不言语,嘴角带笑,极轻盈地跑走,贾牧摸着自己的喉结,又喊了一声。
变声了。
黛玉拿出字帖,向她憧憬的地方走去,她希望早点做出那样有灵气的诗,她不知道,她所憧憬的贾牧所谓的好诗都是抄来,而她身上都是天生的,就如她的美,她的才,她的泪,她的病,都是命中注定。
忽然一阵奇香盈鼻,贾牧知道黛玉来了,取来字帖。
“天地玄黄,日月洪荒...”
林黛玉一脸的期盼,换来的是贾牧的一声:“明天再练练。”
“明天是什么时候?”
“明天。”贾牧刚要脱口而出,忽然想到她可能在打什么机锋:“学海无涯,明日也无涯,一笔一划练就是,譬如有人把刀放在房梁上而走,过后百年,刀落砸死了人,一早放刀该掘坟鞭尸,在阎王爷那里挨上几刀,期间袖手旁观的也是同谋,为学要持之以恒,懂了吗?”
黛玉眼睛一眨一眨,把他当师长是她人生之幸。
怎么小的姑娘,正是上价值的时候,灌输论是对的。
黛玉继续练字,贾牧则翻书看起经义来,经义这种东西,看着还是的蛮有意思,当今的时空虽然从元时就发生了些改变,但心学随着小市民的崛起,还是诞生了,在当今的影响力很大,贾牧就看到了百姓日用即道的说法。
见贾牧看书而笑,林黛玉道:“范进中举了。”
贾牧翻了个白眼:“练字,练字。”
······
清明一过,宫里往金陵派了税监,要补国库的亏空,这曹公公离开南京的第一站就是扬州,
贾雨村看起来有点兴奋,贾牧无动于衷,曹公公也不可能是司礼监掌印,红楼梦里面煊赫的公公,一是戴公公和二是夏公公,这曹公公还真不知道是什么角色。
林如海很得帝心,还是皇帝安插在江南的眼线,曹公公前来拜访,林如海不卑不亢,有密谈,内容贾牧不得而知。
出乎贾牧意料的是,看起来的贾雨村反而没有送礼。
这又是为什么?
难道皇帝在钓鱼?学阿忠哥?
他记得张献忠被诏安之后,再起事,就把贿赂他的官员名单爆出来,天下骚动。
了不得,了不得,这红楼里面的人了不得。
贾牧舔舔手指,接着灯光,翻起了《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