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科技无垠> 第36章 专利的考量(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6章 专利的考量(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分子结构观察到了,合成路线无非就是多尝试几次的事儿,也根本无法保密。

  而化学材料本身又是无法申请专利的,除非掺杂各种复杂物质形成具有一定用途的混合物。

  比如,各式各样的树脂类化合物无法申请专利,但掺杂了增感剂、溶剂之后,以一种光刻胶为主体就可以申请了。

  荷泵体系的材料也一样,从制作方法和制作流程和后续应用上入手,尽可能的卡死所有的合成路线,以此设置严密的专利壁垒。

  除了原材料,还有场刻设备,场刻设备更简单了,这就是一个全频谱的场发生仪——就像光刻机一样。

  有人认为光刻机很复杂,实际上并不是,复杂的只是高端光刻机而已。

  低端光刻机一点儿不复杂,老式胶片照片的冲洗其实就是一种类光刻过程,那玩意儿就可以说是一种类光刻设备,一百年前照相馆就在用,它能有多复杂?

  场刻仪也是同样的情况,低端的产品就是一个普通的全频谱的场发生仪,随便一个工厂,只要有需求方案,那都能生产出来。

  真正机密的部分是生产过程场维度参数的设置以及后续高端场刻仪的设备——那是需要实现微纳米空间内千分之一维特拉强度差的精准控制的。

  场刻仪本身,每一个零部件和制作方法都是需要申请专利的。

  而参数设置和精准控制的方法,以及后续精密的操作是绝对机密,是丝毫都不能透露的。

  《一种场效应导电胶的制备及使用方法》(108种)

  ……

  程旭无奈的自己思考着各种专利相关的材料——而这,曾经全都是小憨在做的工作。

  “好想念小憨啊!”程旭无不感慨。

  事实上,从一开始,程旭就纠结过:是从AI助理的研发开始起步,还是AI芯片。

  起初还真纠结的很,促使他做出抉择的还是那四辆泥头车留下的的阴影——先搞芯片,从“芯”开始。

  原因也很简单——如果先搞出“小憨”,放到英特尔的CPU、英伟达的加速卡、三星的内存、微软的操作系统组成的计算机中——

  那跟娶了个媳妇儿却住到了别人家里有什么区别?

  自己能放心?

  他们说他们不会动任何东西,那能信?

  就算他们再怎么讲自己的无害,再怎么强调自己没有后门,再怎么标榜自己如何安全,程旭也不敢再信再用了。

  有些当,上一次那是天真,再上第二次,那就是傻子和弱智了。

  “嗐,慢慢来吧。”

  程旭揉了揉眼睛,把显示器调暗一些,还嘀咕着:

  “小憨还得等全体系荷泵计算机,否则即便搞出来了,我也不敢用,还得靠自己。

  “不过也还好,我只写题目和架构方向,工作量不多,还可控。

  “后续材料就让他们九个去总结和准备,虽然不如小憨,凑合着也能用吧!”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