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变> 第299章 大阅之改建纪念塔(下)(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99章 大阅之改建纪念塔(下)(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整个大报恩寺是按着大内的标准来修建的,这规模自然是大得离谱,不过单论规模还是比不上灵谷寺。

  这灵谷寺因为更远离城市,所以占地更广,占地整整五百多亩,更有五里松径一直延伸到寺庙后山,被冠以灵谷深松之称,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如此美景,如此规模,自然也就赢得了正觉禅师的青睐。

  当初朱载壡让正觉禅师在三大刹当中任选一座作方丈,他便自己选了灵谷寺,不是没有道理的。

  大报恩寺是建在山坡之上的,因此地势上存在着高差,越往里走,地势越高。

  这出了山门之后,便沿着一道有坡度的大道往天王殿走去。

  这天王殿内供奉六尊佛像。

  不过都已经是泥塑佛像了,用稻草混上细泥塑造而成的,原本的铜鎏金佛像都已经被搬走去造火炮了。

  这六尊佛像,无非就是弥勒佛外加韦陀菩萨,殿的东西两侧,则是分别供奉四大天王。

  其实弥勒佛本不该出现的,因为这是净土宗里的。

  而有明一朝其实往往推崇禅宗,以禅院为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藏传佛教的影响,这禅净二宗的区别已经慢慢在建筑上模糊化了。

  朱载壡没有过多停留,就连目光也不愿意放在这些佛像当中。

  呵呵——若是佛像真的慈悲为怀,那么后世抗日如此艰苦,整个民族一百多年的黑暗期,所谓的菩萨佛祖这些有曾显灵过吗?

  从天王殿出来,又是一片由方砖曼地所形成的广场。

  这广场是封闭起来的,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院落。

  广场的两侧有着长廊连接,充当这这一院落的围墙。

  看过堂稿的朱载壡知道,这些长廊说是画廊也不为过,整整一百二十间,连接在一块,差不多两里长,周身全部都画满了壁画。

  站点:塔^读,欢迎下载^

  当然了这些壁画上画的都是佛本生的事。

  在这广场的左右两边除了画廊之外,还各有一个亭子。这北侧的是宣德御碑亭,南侧是永乐御碑亭。

  这两个亭子,朱载壡不敢动,哪怕这用来驮载碑身的神兽是用铜做的,朱载壡也不敢将它们给融化了。

  没办法,先祖大部分时候还是违背不了的,孝道在古代社会的影响力远超后世的想象。

  哪怕是朱载壡也不敢太过于违背。

  这广场的尽头处是高台,高台两侧各有楼梯延伸下来。

  等上了高台之后,最先看到的自然是那耸立在其中的琉璃宝塔了,毕竟一片空旷之地,才能突出大厦之峥嵘。

  但是让朱载壡注意的是,在那边上还有一座大型建筑。

  看到那灰不溜秋的样式,以及这隔着距离就飘来的香油味,朱载壡大致能猜出来这是油库。

  寺庙当中有油库还是很少见的。

  但是大报恩寺必须要。

  这琉璃宝塔,每天晚上要亮一百四十四盏油灯,这些灯都是长明灯,这每天耗油量就在六十四斤上下,花费的银子就需要六两四钱。

  一月下去,要耗掉灯油一千五百多斤。

  这油库通过一道长廊与琉璃宝塔相互连接,方便风雨天的时候进行添油,单看着样式,就好似折翅的鸟。

  “殿下——”

  跟在身后数步之远的正觉禅师开口了,他隔着几个亲从侍卫的距离朝着朱载壡开口道,“这大报恩寺原有僧人数千,只不过经过两次东渡之后,现在在寺内的不过二百人。”

  “这些人实在走不开,因为要负责这塔上一百多盏灯的差事。不过,贫僧已经将那些下属于大报恩寺的寺院当中的僧人全部都迁移过来了,如今那些个寺院都已经关闭山门,人去寺空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