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你还饿不?——这饭别吃了,要不让老朽再重新做一份罢?”
是胡老头。
嗯?
眨了眨眼,刘辩寻声望去,就见胡老头低着头,一副“我错了”的模样,并露出“抓紧机会改正”的姿态。
看得刘辩哭笑不得。
转了转眼珠子,刘辩瞄了一瞄桌几:今晚大家统共就没吃几口,谁晓得只这简简单单的晚饭,就给整出了“人才投奔”……尽管大家都知郑玄老先生乃大才中的大才,无奈此等人才,远不是一封书信,就能把人才召来。
君不见以前,郑玄先生名声鹊起时,被举荐多少次,感叹这人守节不仕,羞与外戚阉寺为伍,不愿涉足仕途,屡拒征辟,一心一意从事著书讲学的学术工作。
因此,刘辩压根不指望郑玄老先生会搬家,来这渤海郡。
郑玄老人家今年六十又一岁,已是老者,是长辈,刘辩可不敢折腾对方,就依着对方继续在北海授课,而刘辩他只需撬走郑老先生的高足弟子们即可……
扯远了。
总之,桌几上的饭菜不合胃口,大家的确不太习惯……刘辩倒是有心想要吃下去,不要随便浪费,可他委实也受不了这种口味。
思绪万千,刘辩回过神来,鬼使神差地问:“假如不吃,这些饭菜会……?”
“让别人来吃。”胡老头说得真朴素,没说直接地倒掉。
像这种食物,哪怕不美味,也是那群流民们、佃农们眼中的美食啊!
点了点头,刘辩便点菜道:“那好,你且做几道家常菜罢?”
“好勒!”胡老头爽快地应下,“殿下,请稍等!”
言罢,胡老头向刘辩告退,转身去厨房做菜去了。
目送胡老头离开的身影,刘辩好奇道:“可知厨师在哪儿……烧菜?”
袁绍和袁术表示不清楚,而曹操道:“主公,没有特殊情况,厨师在府外烧菜。”
府外?
刘辩听懂了:此是为了安全么?
也对。
忘记说了:当前,刘辩吃饭,通常是在府里。
但是,厨师是在府外做的饭菜,后由何先等守卫们端来。
自然地,端给刘辩吃饭之前,何先等守卫们会事先试毒啥的……因此,投喂刘辩的食物,绝对干净,不会伤害到刘辨。
对于其余吏员们,就没刘辩那么讲究了。
少时,胡老头带着胡阿妹,端来一系列佳肴:一碗大大的鱼汤,味道很鲜;四碟炙烤蔬菜丝,诡异香脆;一只肥美的烧鸡,大卸八块……接二连三地,端来十道菜,瞧得刘辩咂舌道:
“够了,够了!再多就吃不下了!”
“谁说的?!”曹操胃口大开,“再来十道菜,我亦能吃得下!”
众人笑出声来。
却见胡阿妹像是变戏法似的,又端来一碟水果。
刘辩视之,乃是葡萄。
且是颗颗紫紫的葡萄。
刘辩顿时笑了:可以啊?——今天的晚饭甚是丰盛啊?
拿起一颗葡萄,刘辩咬了一口,顿觉酸酸甜甜的,不禁地道:
“这葡萄是哪儿来的?”
“回禀殿下,此葡萄就长在那片森林里。”胡阿妹忙不迭地回答。
“那挺不错?”刘辩随口一说,“会酿制葡萄酒吗?”
胡阿妹摇了摇头。
袁绍、曹操等嗜酒之人,则眼睛一亮。
刘辩见状,哪能不晓得大伙儿心思。
板脸地,刘辩道:“《史记·大宛列传》有云“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馆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
胡老头和胡阿妹:“……”
父女俩聆听殿下口若悬河,完全懵了:听、听不懂啊!
嘴角一抽,刘辩再道:“顾名思义,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一种果酒!
若要酿制葡萄酒,最简单的是方法是:将葡萄粒摘下,用水清洗干净,再沥干水分,后把葡萄粒榨碎,可加糖,放进罐子里,密封起来,能冷藏,最好冷藏!如若不能,就放置阴冷角落,令它发酵一个月……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