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的最早记录,《临海水土物志》,这本东吴时期的地方民俗物产专著里有一段对于海参的正式记载“土肉如小儿臀大,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炙食”,土肉就是海参,海参不好吃,没人吃,海参也没有到处囔囔说吃我有很多功效,直到明代,海参的身价倍增,成为宫廷御宴或高档宴席上的常客,到了清代,更不得了了,海八珍之首。
请李世民喝茶。
泡了一壶碧螺春。
两人闲聊。
李世民说道,“4天前,大唐灭掉了颉利可汗,雪了渭水之耻。解气。”
周明向长安城方向拱手,说道,“贺喜大唐。贺喜陛下。”
去年,也就是贞观3年8月,命李靖出征,李绩在白道败突厥,李靖在阴山大败颉利可汗。颉利逃至铁山,遣使请降,欲图积蓄力量来年东山再起。李靖与李绩趁夜袭击颉利,灭掉了颉利可汗。至此东突厥平定,大唐了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版图。这也是李世民的扩张之始。
李世民说道,“周兄,你觉得大唐下一步往哪个方向扩张。”此时的李世民正当壮年,雄心壮志,大唐的国力也在上升期。军力也强盛,初唐名将可谓是一大把。。
周明说道,“无论大唐下一步往哪一个方向扩张。但是不要忽视一个隐患。”
李世民说道,“哪个隐患。”
周明说道,“大唐西南的高原上。”
李世民说道,“但讲。”
周明说道,“吐蕃高原上,在此之前,一直是无数的奴隶制部落,他们自己都打成狗脑子了。对中原王朝没什么威胁。但是,近些年,有统一的可能。你想一下,一个统一的吐蕃对大唐,占尽优势,即有居高临下的优势,也有寒障(高原反应)的优势,吐蕃可以从高原上打下来,但是,大唐打不上去,大唐只能被动防守,且吐蕃武士悍勇。”
丝,李世民倒吸了一口凉气。李世民是一个军事统帅,立刻想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贞观三年,高原上有一个人从这一年崛起,他叫松赞干布,他成功统一吐蕃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
吐蕃王朝与大唐,两者是‘一生之敌’。大唐这个中央帝国遭遇了秦汉以来的新问题,即高原问题。唐与吐蕃历时近200年的战争,大体分为4个阶段。咸亨元年至圣历二年(670~699年),吐蕃侵占了唐朝西域龟兹等4镇及青\1海大部分疆土,唐派薛仁贵等征讨均遭惨败。(大非川战役,唐与吐蕃青\1海之战),
圣历二年至天宝六年(699~747年),唐趁吐蕃国王与大相自残之机,收复了大片失地。
天宝十四年(755年)唐“安史之乱”,吐蕃卷土重来,一度攻陷唐都城长安。
唐平“安史之乱”后,国力渐强,吐蕃力衰,大中五年(851年)唐趁吐蕃再次内乱,张义潮率兵收复新\1疆、青\1海、甘\1肃等11州,西域龟兹等4镇及青\1海大部重属唐朝。
此时的吐蕃再无力了。又各分部落了。直到被元朝忽必烈征服。
高宗,武则天时期,大唐国力很强盛,与吐蕃的战争,处于守势,可想而知,这个吐蕃有多难搞。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