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七零年代小炮灰> 018 资本家的后代(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018 资本家的后代(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就是就是,搞什么男女关系,搞学习不快乐吗?”徐爱民这两天跟着阮文,张口闭口都是搞学习。

  阮文又回到了人群中央,她就在中间,周围的备考生按照个子高矮,从里向外围成了两个圈圈。

  大家错落着坐开,却又是有着相同的目的,那就是听阮文讲课。

  拿起小黑板,阮文指着上面的题目,“这道题有做出来的吗?谁来说说自己的答案。”

  笑吟吟的讲解题目,似乎全然忘了刚才的误会,更是忘记了这厅堂里还站着一个邻居,和两个公安。

  专注而自信。

  那一瞬间,谢蓟生觉得仿佛回到了国防线上,他在那一片荒芜中看到了从一朵小花,在碎石岩缝间倔强的成长,在他心底慢慢绽开。

  “走吧。”他没再打扰这些专注于学习的备考生们,很是贴心的关上了门。

  老孙头很是不好意思,“你说这些年轻人真是的,我原本还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不说,要不然我哪能误会啊。”

  谢蓟生安慰他,“您也是好心,别往心里去,老伯早点回家去休息。”

  老孙头点了点头,看着举人老宅,他还挺不好意思的。

  误会人家这些年轻人了,人家可不是饱暖思淫`欲,是有志青年在努力学习上进呢。

  ……

  老孙头又是过来了,这次不一样。

  他拎着一捆厚厚的草席子,“你们过去几个人,我家院子里还有好多呢,搬过来垫在地上,这天气冷,坐地上过了寒气怎么办,年纪轻轻的不知道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等上了年纪就等着一身毛病吧。”

  徐爱民没想到,邻居老头竟然送温暖来了。

  他连忙组织人去隔壁抱草席。

  要是有了这后草席垫子,他们就地在堂屋里睡觉就行了,这些天都是背靠背睡觉实在是太累了,有时候身体一歪这人一倒下,能砸倒一片。

  现在有了这草席,就不怕了。

  老孙头跟阮文道歉,“小同志,实在是不好意思,你别往心里去。”

  这件事,老孙头细想了下,是自己被之前那对偷情的男女误导了,就怎么听都觉得是在搞不正当男女关系。

  实际上呢?

  人家年轻人有志气哩。

  “没事的大爷,我还要谢谢您的草席呢。”举人老宅荒废多年,要啥没啥。

  阮姑姑给她布置好了房间,不过其他备考生就没这待遇了。

  原本阮文还想等后天周末去弄点草垫子,没想到隔壁邻居热心肠。

  老孙头看着笑起来像花儿一样的年轻姑娘,也笑了起来,“你们好好学习,要是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找我。”

  他儿子就是读书人,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去厂子里当技术工人,儿媳妇也是工人。

  可惜,出车祸没了。

  老孙头神色黯然了下,背着手离开了。

  ……

  进入十二月,天气越发的冷冽起来。

  棉厂这边倒是没那么忙了,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要考试,陈主任特意问阮文,“要不给你放个假?”

  反正就这些事,顶多就是要跟工会还有宣传那边合作,举办新年舞会。

  少阮文一个不算少,比起舞会来,还是准备考试更重要。

  “不用,谢谢主任,我没问题的。”阮文讲课的进度快,差不多半个月把数学讲了三分之二,她打算用一星期把物理和化学再过一遍,至于地理和历史。

  考文科的同志们你们得自己努力,她理工出身这俩科目真的爱莫能助啊。

  陈主任看她自信满满,拍了拍阮文的肩膀,“有什么困难就说,别闷在心里。”

  阮文甜甜一笑,“知道,组织永远是我坚强的后盾!”

  办公室里郭安娜听到这话撇了下嘴,就会说这些话哄陈主任高兴。

  也不知道陈主任到底看中阮文什么了,待她跟亲闺女似的。

  她一肚子牢骚,周末的时候去王家沟看望魏向前时,忍不住嘀咕了起来。

  “阮文她从小跟在姑姑家生活,爸妈是谁呀?”

  郭安娜听她妈说过,陈主任年轻的时候死了老公,没再改嫁。

  好像是跟婆婆过不到一块去,所以省里建二棉厂的时候,她就直接从省城来了安平县。

  这不太科学啊。

  阮文今年十九,二棉厂好像是五八年建的,六零年投入使用……

  郭安娜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大胆,吓了她自己一跳。

  知青大院里这会儿正热闹,一群人都在屋子里围着那炭火盆子讨论学习。

  听到郭安娜这么一问,大家七嘴八舌起来。

  “周家婶子是阮文的姑姑,听说阮文从小就在周家长大。”

  “安娜同志你怎么忽然问这个?”朱向荣随口问了句。

  郭安娜不太喜欢被这么追问,“随便问问,就好奇而已。”

  一旁段美娟低头不说话,郭安娜这话倒是勾起了她的回忆,之前阮文说要高考,周家婶子起初不同意。

  她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什么说法,为此魏向前去做午饭的时候,段美娟特意去厨房帮忙。

  “老魏,问你个事,你说如果家里人拦着不让高考,是为啥?”

  这个问题没头没脑的,魏向前没太反应过来。

  厨房里坐在小凳子上看恋人做饭的郭安娜托着下巴说了句,“还能为啥,出身不好呗。”

  过去这十年,因为出身的事,闹出来的事情还少吗?

  段美娟摇头,“不对啊,这次高考政审,不用在意成分的。”

  “你听广播瞎说,我们厂里好些个工人的亲戚考试,都因为成分这事没报上名,有俩是地主家的孩子,这都还没正式政审呢。”郭安娜一脸的鄙夷,“除了成分,还能为啥?”

  段美娟嘀咕了句,“可阮文她姑父是烈士,还能啥成分?”

  原本懒洋洋地坐在那里的郭安娜忽的精神起来,“阮文,你刚才说的是阮文?”

  段美娟看着那热烈的眼神,觉得有些怪怪的,“我什么都没说,老魏你快点哈,饿死我了。”

  厨房里又只剩下小情侣两人,郭安娜看着消失在视线里的人,她起身到灶台边,“刚才她说的是阮文,她家里人不让她高考是吧?”

  魏向前不清楚段美娟忽然没头没脑说这事干嘛,他点了点头,“应该是。”

  “阮文,成分。”郭安娜笑了起来,阮文是孤儿从小在周家长大的,那她亲生父母什么身份呢?她想起了自己上午的大胆猜想。

  如果阮文是私生女,她姑姑不至于担心不让高考。排除这个原因……

  “魏向前,你说阮文不会是资本家的后代吧?”

  院子里,正在晾晒被子的王春香听到这话心肝一颤,险些把自己连同被子挂在晾衣绳上。

  她不是故意偷听的,只是刚巧听到了这一句而已。

  资本家的后代,他们是在说阮文吗?

  ……

  阮文最近扎根在举人老宅。

  就连周末,都没能回王家沟。

  时间太紧了,备考生们面对知识的海洋,像嗷嗷待哺的婴孩,她都不好意思不挤出时间来带他们学习。

  她没空回去,阮姑姑就亲自过来看望儿子和侄女。

  只是今天,阮姑姑来得迟了几分钟,身边还跟着王春香。

  “小王知青说有要紧的事要问你。”阮秀芝觉得这小同志也好玩,一路上都欲言又止的,好像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问她,又不说。

  王春香很担心,知道周家婶子周末下午都会去县城看阮文和周建明,她跟着一块来。

  当即,就拉着阮文找了个僻静地方说话。

  “我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可今天郭安娜去知青大院,跟魏向前说你是资本家的后代。”

  阮文:“……”

  她祖上往上数三代是地道的贫农,根正苗红。

  当然,这是前世。

  至于现在……

  王春香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地倒出来,“我也不敢问段美娟,怕她知道我故意打听消息,阮文这真的没事吗?”

  她不觉得阮文是资本家的后代,阮文可没剥削过她。

  北方的冬天很冷,干冷的风像是刀子似的在人脸上肆虐。

  即便是裹严实了,也会有风捣乱,恨不得把你的层层武装给解除。

  王春香脖子里裹着有些旧的毛线围巾,毛线用久了不再软绵,保暖性就大打折扣。

  就裹着这么条破旧的围巾,冻得小脸冰凉透着一片冷红。

  阮文揉了两下小知青的脸蛋,“你特意过来就是为了这事儿?”

  “我怕这影响你考试。”资本家是黑五类,会被批`斗的!

  阮文宽慰她,“没事,别听他们瞎说,广播里不是说了吗,这次高考不唯成分论,主要看考生自己的政治表现。”

  “那就是没事啦?”王春香松了口气,受惊吓的小鹿眼这会儿也透着快活,“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我就觉得他们胡说八道。”

  “他们是嫉妒我呢。”阮文笑了笑,“去屋里坐会儿,里面生了火暖和些。”

  王春香知道阮文这里组织了备考生学习,“我去跟他们讨论问题。”她解决了心头事,脚步都轻松了许多。

  阮文心里头却不怎么轻松。

  资本家的后代,郭安娜怎么得出的这个结论?

  不过细想一下,当时阮姑姑反对自己参加高考,的确有些反常。

  倒也不排除她身世有问题这个可能性,不然的话为啥一向惯着她的阮姑姑反应那么强烈呢?

  心里头存了疑问,不过阮文并不打算这会儿去探究什么真相。

  阮姑姑再反常,还不是答应了让她高考?

  一切,就等到高考后再说吧,到那时候,她总会找出答案。

  阮秀芝并没有多想,以为王春香就是来问问题,等到半下午她带着王春香回去,临走前交代阮文,“别太辛苦,等考试完回家,给你俩做好吃的。”

  “知道,到时候咱们买个肘子,做酱肘子吃,再炖个小鸡蘑菇,我还想吃姑你做的红烧肉,到时候我找人去兑换肉票,咱们一人一斤五花肉!”

  阮秀芝看着馋猫似的侄女,“好,想吃啥姑就给你做啥。”

  周建明默默的站在一边:他可能不是亲生的吧。

  都不问问他想吃啥,他妈眼里真的只有文文啊。

  ……

  从十一月底,有的省份就已经开始高考,而考试之中也出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情况,后面考试的省份积极的吸取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安平县这边招生办也早早开始做准备。

  奈何人手不够,只能从公安局这边借人。

  试卷提前一天从省城送过来,得全程做好保密工作。

  听说,印刷试卷都是在监狱里弄的呢,这到了地方再不小心泄密,可不是谁都能担得起这责任?

  中央已经说了,要尽可能的选拔人才。

  各地其实都卯着劲呢,谁也不想落后掉链子。

  县公安局为此专门召开会议,徐局长亲自主持,“高考是大事,咱们局有的同志家里也有考生,需要避嫌。这样,我和小谢还有老周我们三个去看守试卷,明天的话咱们同志们分散到各个考点,处理一些突发状况,要保证这次高考安然有序的进行,明白吗?”

  徐局是外地调任的,家人都不在安平县,所以没什么厉害关系。

  谢蓟生单身男青年,同样没有家人考试。

  至于老周,他是孤儿,死了老婆后鳏夫一个也没亲友考试,可以做到完全的避嫌。

  李副局听到这话咳嗽了一声,“小谢和二棉厂的那个小会计有来往,要不要也避嫌下?”

  徐局听到这话看了眼谢蓟生,“有这事?”

  “徐局您可能不太清楚,之前抓油耗子小谢负了伤,就是被那个小会计救了,还在乡下养了好一阵子伤。”

  谢蓟生点了点头,并没有否认的意思。

  “那这样的话小谢你就别去了。”徐局当即做出决定,瓜田李下的嫌疑,最好还是不要有,省得日后被人举报,影响年轻人的前途。

  谢蓟生倒是无所谓,“我听组织安排。”

  散会后,李副局特意喊住了谢蓟生,“我这也是为了保证公平,不让人说闲话,小谢你别往心里去。”

  谢蓟生:“不会,您考虑的周全。”

  李副局听着这话又觉得哪里怪怪的,谢蓟生来到安平县后,也没侦破什么大案子,这段时间要么在看之前的卷宗,要么满县城里跑处巡查,说是冬天要到了,要防患于未然。

  反正县里头没事这最好不过,李副局也由着他去。

  今天在会上,他特意提出这事,谢蓟生竟然也不反对。

  “小谢莫不是真的在和棉厂那个小会计处对象?”

  不然,完全可以反驳,不用这么避嫌。

  谢蓟生笑了笑,“我还有卷宗要看。”

  看着离开的人,李副局拧起了眉头,这到底是不是啊,他也不好问,今天特意在会上试探,瞧着谢蓟生这意思,默认了?

  真要是这样的话,那他得给革委会的元书记回个话才是,他家那位千金不知道怎么遇到谢蓟生,看上人家了。

  元书记早年丧妻也没再结婚,就这一个闺女宝贝的不得了。

  这不,找上自己,要帮忙介绍下。

  看来这次,不用想了。

  他倒是得想想,怎么措辞才好,省得元雯那姑娘大发雷霆。

  ……

  十二月十七号。

  阮文一大早就醒了,她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前世高考,坐着公交车去考试,结果把准考证落在了家里,阮文着急得要死,在考场门口等着,然后等来了警车。

  穿着制服的警察从车上下来,把准考证交给了她,颇是亲昵的刮了下她的鼻子,“小迷糊虫。”

  阮文被吓醒了。

  她这是什么梦!竟然梦到了谢蓟生。

  大夏天的,谢蓟生穿着黑色长裤,上身是浅蓝色的衬衫,外套随意的搭在手臂上,说不出的潇洒和性感。

  制服诱惑。

  阮文觉得自己六根不清净,满脑子都是这个词。

  她醒来后再也睡不着,拿出小小的笔记本漫无目的的翻看。

  好不容易等到外面天大亮,阮文起床喊醒了周建明。

  难得举人老宅的厅堂里没有那么多人头,前天晚上,举人老宅的考生们宣布结业。

  大家都就近找地方住宿,方便去考点考试,有零星几个在这边住下了,他们的考点就在附近,在这边住习惯了倒也方便。

  而且还能多问阮文几道题目。

  向来热闹的大宅院今天有些冷清,周建明这会儿还迷糊着,“咱们今天吃什么啊?”

  阮文往他脸上洒了几滴水,“吃试卷,考试的时候别紧张,不然到时候你大概就要吃鸭蛋了。”

  霎时间,周建明觉得后背冰凉,完了完了,他开始紧张了。

  高考两天,如果需要考外语,那就第三天上午来。

  考试顺序是政治、语文,第二天考数学和综合。

  对阮文来说,最难的还是政治,77年高考语文作文分量重,其他的不外乎是修改病句之类的,和后来语文考试的繁琐完全不同。

  数理化是阮文的老本行,她没什么好怕的。

  但是政治,就是个麻烦事了。

  自从决定要参加高考,阮文就极为积极的看报读书。

  单独列为考试科目,分值一百的政治,自然涉及时政,涉及过去。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