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不比朱标,朱标从小在战火中长大,走南闯北,又独立处理过许多事物,不但宽厚仁慈,更是精通事务,是在是最好的接班人。可惜,天不佑人,这样一个人居然早早去了!因此,朱元璋对朱允炆的培养就更加看重,自己虽然已经为他拔掉了那些倚老卖老的刺儿,同时改革了朝廷的框架和制度,但有些事情必须让朱允炆亲力亲为才能有所体会。蓝月、傅友德那样的必须朱元璋自己动手,蒋环这样的完全可以交给朱允炆处理,既达到练兵的目的,又能因此而获得民心,毕竟,锦衣卫害了那么多人家破人亡,有谁不恨之入骨呢?而蒋环是最好的替罪羊。
不过,让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的这个蒋环居然是来自倭国的奸细,其隐藏之深、人员之多、计划之周密足以是朱元璋提起了精神,别光顾了安内却忽略了攘外啊!
朱元璋闭上眼睛陷入沉思之中,忽然觉得养心阁里安静无比,猛地睁开眼,才想起朱允炆、齐泰已经汇报完毕,只是见自己双眼微闭,故站立一旁,不敢出声。
“做的好!”朱元璋微微点头道。朱允炆如释重负。
朱元璋再问道:“倭国既然对我大明虎视眈眈,心怀叵测,皇孙有何提议?”又见朱允炆将眼光看向齐泰,便再道:“齐卿也可畅所欲言,这里不是朝堂之上。”说罢又命太监赐座。
齐泰便带替朱允炆答道:“臣下等以为对于倭国,我大明应该有短期动作和长期准备。”
朱元璋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便继续鼓励道:“说来听听。”
“臣以为短期之内应该派人找出这个天下会,如果能够将之剿灭最好,如果不能,最次也应该从天下会手中获得倭国杜鹃鸟计划的其他名册,倭国在我大明的奸细共有一十三条暗线,蒋环只是京师这一条线,尚有其他十二条暗线存在,对我大明乃是极大威胁。而天下会从中协助倭国完成杜鹃鸟计划的实施和运作,因此应该从天下会入手。”
“哦?长远计划又是什么呢?”
“倭国本由大洋之中的几个大岛组成,我国一直以来称呼其为倭,到隋唐时,因嫌弃这个称呼,自诩地处东方,靠近太阳,因此称日本。”齐泰娓娓道来,见朱元璋丝毫没有不耐之色,便继续陈述下去。
“倭国或者日本因地处岛国,既无纵深,有无资源,且常年地震,火山爆发频繁,因此常具忧患意识,向往大陆土地的安全和物产,以此,一衣带水的我国自然成为其念念不忘的目标。但无论从国家面积的大小还是人力物力,双方相差悬殊,以此倭国只能一代接一代地在我宫内安插奸细、间谍,以待来日。”
“那么你的所谓长远计划又是什么呢?”
“同样积极备战,以待来日!”齐泰冷静答道。
“既然双方终有一战,为什么不是现在手提重兵,渡海一战呢?”朱元璋心中知道自己的问题问得有些牵强,但还是想以此来考考这个齐泰。
齐泰心中暗想:“能征善战的将领几乎都死在你老人家手了,谁来领兵?难道御驾亲征不成?”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