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想要减租赋,除非当地受灾,或所有者有军功。
想要免服劳役,要么交免役钱,要么是一定级别的官。
对于大量士族子弟而言,自家土地从今年秋天起就要缴纳租赋,自己本人就要服劳役,除非花钱免役。
在收入大减的情况下,许多人不太想花钱免劳役,但也不想服劳役,不想和卑贱的百姓一起去修桥补路,看守库房、水塘。
毕竟,高高在上的士族子弟,怎么可以从事如此污浊之事?
可朝廷是不会给士族免劳役的,怎么办?
朝廷给了一些个不错的选择,譬如,凡户籍为士族的人,服劳役时,可以去印刷作场以及对应的校书局署干活,负责校书。
这是文事,可不污浊,而且官府还包吃住,并且提供一项便利:有很多书可以看。
来服劳役的士族子弟,可以看到许多平日看不到的书籍,增加见识。
所以,消息传出去之后,建康的校书局,就成了士族子弟向往的服劳役之地。
建康内外聚居着大量士族,所以来校书局服劳役很近,甚至可以回家住宿。
校书局里有煤气灯,有大量书籍,来服劳役的人,工作之余,可以尽情看书,伙食又不错,住宿条件也好。
然而,校书局不可能容纳建康内外那么多士族子弟来服劳役,于是,为了争“名额”,少不了各种请托。
颜之推可不想招惹这种麻烦,所以,还是希望早点离任,离开这是非之地。
因为再往后,更大的麻烦就来了:建康校书局,要负责考试试卷的统一印刷。
是什么考试的试卷?
科举考试。
新朝新政,要以考试选拔人才入仕,其实这就是国子学考试入仕制度的变革,将参加考试的资格放宽:
由必须是国子生,放宽到可以是寻常百姓。
那么,印刷考卷的建康印刷作场,以及校对考卷的校书局,临考前,就容易出事:肯定会有人千方百计要窥探试卷内容。
颜之推可不想碰这种麻烦,所以,还是回去当中书舍人为好。
不过,他和许多人一样,很关注这个正在酝酿的科举考试制度。
因为关注的人很多,许多内幕消息不胫而走,传得沸沸扬扬,颜之推便知道一些。
譬如,参加考试的考生分士、庶,即科举考试分士榜、庶榜。
譬如,考试计划分三级,第一级是“乡试”,在县范围内进行。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这一考试的作用类似于最低门槛,目的是初步筛选具备参加考试资格的读书人,免得那些连字都认不全的人也参加考试、滥竽充数。
第二级是“州试”,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到州治参加考试,州试上榜后,等同于具备国子学学生的水准。
第三级是“省试”,通过“州试”的考生,到京城(或行在),参加尚书省主持的考试,这场考试,就等同于梁国时国子学的考试。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