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鄱阳某酒肆内,客人满座,虽然伙计们不断地把各色菜肴、美酒端到不同的包厢,但厢内的客人们,注意力都不在酒菜上面。
悦耳的钢琴声,从“回”字形结构的酒肆中间位置琴台处,向四周不断扩散。
于是,位于“回”字建筑“外廓”各包厢的客人,一个个都侧耳倾听。
时不时看向中间琴台位置。
琴台上,放着一架外形精美的钢琴,钢琴前,坐着一位青衣女子。
女子正直妙龄,容貌出众,挽着灵蛇髻,专注的弹着钢琴。
纤纤玉指,在黑白琴键上不断起伏,如蜻蜓点水般,在听众的心中点起阵阵涟漪。
琴声悠扬,仿佛微风吹拂,却骤起狂风,扑向迎风摇曳的点点梅花。
一处包厢内,坐在窗边的柳荃,听着美妙的琴声,一脸陶醉,时不时看着手中曲单。
他因为经商,暂居鄱阳,今日得友人相邀,来此见识一下“七段琴师”的技艺,现在听来,确实不同凡响。
现在弹奏的钢琴曲,真好听,柳荃认真看起曲目简介。
曲名《梅花三弄》,改编自琴曲《梅花三弄》,当然,琴曲中的“琴”指的是传统的琴,不是钢琴。
这曲子,大有来路:相传为晋时伊所作笛曲,后来改为琴曲。
曲子的出现,还作为一则故事,被《世说新语》收入其中,又称“桓伊三弄”。
某年某月某日,名士王徽之离开都城建康,但所乘的船还停泊在码头。
恰巧当朝大员桓伊乘车在岸上经过,王徽之没认出其车驾,于是船上一位客人点出车中人的身份。
并点明桓伊的特长:桓伊善于吹笛,家中藏有汉时蔡邕的柯亭笛,常常吹奏。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桓伊吹笛的技艺十分高超,被称为江左第一。
王徽之便派人上岸,邀请桓伊过来,给自己吹一曲。
桓伊是高官贵胄,得知这一要求却不着恼,因为他久闻王徽之的大名:王徽之是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儿子,很有名气。
于是桓伊下车上船,坐在胡床上,用笛子吹三弄梅花之调。
即一首曲子,以不同音位吹奏三次,有三种调。
桓伊果然技艺高超,吹出的曲调高妙绝伦,听得众人如痴如醉。
吹奏完毕,桓伊上岸登车,一走了之。
前前后后,宾主双方没有直接交谈一句,却没人觉得不对,魏晋风流名士之举止狂放,不拘礼俗,由此可见一斑。
此事很快传开,引为美谈,后来收录入《世说新语》。
而笛曲《梅花三弄》,又演变为萧曲,以及琴曲。
现在,已经被改编为钢琴曲,并在原曲的基础上,根据钢琴音色的特性,加以不断调整、完善。
此刻,酒肆琴师弹奏的《梅花三弄》,就是经由乐府定下“官调”的钢琴曲。
柳荃看到这里,放下曲单,眯起眼睛,继续侧耳倾听。
梅花,志高洁,冰肌玉骨,凌寒留香,历来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
自古以来,有无数乐曲通过赞叹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借物抒怀,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现在这首《梅花三弄》,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肃穆深沉的琴声,展现出寒冬腊月万木凋零的萧瑟情景。
唯有梅花铁骨铮铮,迎寒而立。
第二部分,琴声的节奏开始快速切换,高音低音频繁跳跃,交替奏鸣。
各种音调此起彼伏,情绪激越,让人体会到梅花迎风怒放之势,
但“动”过之后,又是温柔的“静”。
曲调的一动一静,生动展现出梅花在寒风中的傲然不屈,以及“淡定”。
琴声渐渐变得空远悠长,仿佛空涧鸟鸣一般。
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琴声停了,但满座宾客都鸦雀无声:听众们还没回过神,都留在琴声构成的“红梅傲雪图”中,久久不能自拔。
不知过了多久,有人反应过来,大声喝彩。
随后,如潮的喝彩声响起,各包厢的客人,为琴师精湛的琴技所折服,纷纷叫来伙计,打赏。
数目不等的赏金,默默地交给伙计,没有唱名,没有唱数。
赏金多少,全在心意,而不是炫耀。
听钢琴曲是很文雅的事情,所以即便这里是酒肆,琴师是酒肆安排来弹琴助兴的“伶人”,但给对方打赏,可不能像风月场打赏小娘子那样,简单粗暴。
今日在此请柳荃“大开眼界”的傅徇,打赏一万钱(十贯),当然,因为他是该酒肆的“老顾客”,为方便吃住,开有“账户”,钱直接从账上扣。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