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回暖,冰雪消融,却有“倒春寒”。
而烽烟渐渐消散的河南大地,依旧暗流涌动,一如天气那样。
若不注意提防,很容易“着凉、生病。”
小黄,城中一隅,新设的河南道行台临时官署内,听事,行台尚书李笠,和行台尚书仆射彭均交谈着。
商量如何在河南布防、治理民政,避免被“暗流”所伤,避免“生病”。
河南战事告一段落,官军获得第一阶段胜利,李笠协助皇帝指挥作战有功,进位大司马。
军号升为三十四班(最高班秩)中的车骑将军,领河南道行台尚书(实职)。
但他不可能在河南任职,需常伴皇帝身边,所以行台事务由副官——行台尚书仆射代理,于是,彭均成了河南地区的实际主官。
李笠有不少事情要交代,首先说“纲领”:
“简而言之,河南道行台的职责有三个,第一,挡住齐军接下来可能发动的反扑,不过黄河已经解冻,好对付一些。”
“第二,在河南各地度田、检户,给立功将士分田地,然后实行均田制,给大量无地百姓分田地。”
“第三,借助屯田制度,让部分军队以屯田聚落形式扎根乡里,构成完整的基层组织,将百姓组织起来,让行台各级官府的控制力,越过县一级,直达乡。”
“要把河南,变成大粮仓,变成兵员的来源地,加上徐州,甚至两淮,就能构成一块牢固的地基,届时,我们就可以建起崭新的高楼,而不用住危楼。”
“但这一切的前提,需要军事胜利的保障,所以军队的建设、备战,是排在第一位的,不能舍本求末。”
李笠最想提醒彭均的就是这一点,因为若没有军事胜利,什么都是空的。
彭均当然知道关键在哪里,所以,准备好今年再打一年的仗。
而且他也知道,自己所面对的敌人,不仅来自外面(河北),也来自内部(河南)
因为“收复”河南的梁军,并未如许多人猜想的那样,对各地豪强软硬兼施、加以笼络。
而是直接来硬的:不听话的豪族就得死,土地,由梁军占了,人口,编入官府管辖。
什么是不听话?不听话就是不如实上报名下田亩数,隐瞒名下有多少隐户。
土地是最宝贵的财富,隐户是让土地有产出的宝贵劳动力,而人,是血脉相连的族亲,梁军杀人、占地甚至意图清点隐户,激起各地豪族的激烈反抗。
但是,从去年秋末开始,持续数月的战争中,梁军就已经有目的地攻打许多豪族聚居的坞堡、庄园,搜刮大量存粮补充军用的同时,清查田产,将隐户查出来。
甚至释放奴婢,当众焚烧卖身契。
所以,当战事结束,新一轮的“杀人、占地、释放奴婢”开始后,河南各地敢明着反抗的豪族,已经不成气候。
更多的地头蛇,面上恭顺,心中怨恨,开始搞各种小动作。
譬如派出部曲、私兵,扮做兵贼、流寇、马匪、剪径贼人,四处袭扰梁军队伍、据点,以及到地方接管官署的官吏。
他们的目标,还包括为“吴贼”效命的人,以及即将在各地生根落脚的屯田军民。
许多人暗中期待,期待“王师”重回河南,将杀人占地断别人生路的“吴贼”,杀个干干净净。
而李笠也在期待,期待对河南的“改造”,能够按计划进行并完成。
均田制是北朝实行的田制,比起南方,要进步许多,符合时代潮流,所以他认为河南必须实行均田制。
于是,河南道行台要处理的事务很多,包括:剿匪、屯田、防御齐军反扑、从行政上控制河南各地、组织农业生产,安置大量被释放奴婢和无地农民等等。
又要主持此次北伐军功奖赏的具体落实(给立功将士在河南各划分“功田”)。
李笠本身又要负责军法司的判案:整个河南战役期间,诸行军各部有明显违反军法嫌疑之将领,要由军法司进行判决。
这么多事情要处理,李笠不可能忙得过来,所以要当甩手掌柜,把事情都扔给副手乃至幕僚团队来处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