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的帝国无双> 第四十章 巨变,昏王(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十章 巨变,昏王(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新笔趣阁雅文小说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81中文网
  

  又开哲学课,诸子百家都有选篇,十岁后学童若有兴趣,可以选修。

  读书人分四等,由童生进秀才,秀才进举人,举人进进士。

  考中举人,才有资格被选拔做吏,至于官员,除了进士直接授官外,也会从经验丰富的吏员中提拔。

  读书人,也不再是什么终生职业,如果二十五岁还考不中举人者,就再无参加科举的资格,改行就是。

  而且举人被选拔为吏员后,也不影响其继续参加科举进进士,反而丰富的吏员工作经验,还可能成为被取进士的优势。

  至于科举类目,什么经义、诗赋、策论取士,齐王一概斥之为纸上谈兵。

  虽然现今齐王选士还是举孝廉的方式,第一次科举说是明春才举行,但新政条目早已经下发各州各县。

  光政院专门在山东府、真定府设有军学馆,选拔士卒中忠诚勇敢聪慧之士进学,据说学有所成后,便可进都头、营指挥使等。

  齐国之文人,好似再不能干涉军务之事。

  如此种种,在齐国境外的文人中流传,于是,天怒人怨,只怕历朝历代昏君,也没有现今齐王挨骂挨的多。

  但不管域外文人,如何口诛笔伐,昏王宝座却是稳如磐石,无他,齐国禁军、州兵,将这个昏王视作天神一般崇敬,谁敢腹诽一声怕都会被乱刀分尸,更莫说闹事之类的了。

  而且,偏偏又有许多文人逆潮流而动,闻听齐王种种新政却是激动无比,前往兖州来投,这些文人往往天赋极高又离经叛道被主流所不容,其中不乏名士。

  齐鲁贫民佃农,更是将齐王看作大救星,有生以来,好似能渐渐见到存粮了,如果不遇到天灾兵乱,这样生活下去,可不是天堂一般?

  胆子小没闹事幸存的大户,也渐渐觉得,还不错,虽然赋税是加多了许多,但齐王好似很尊重私产,如果不阳奉阴违而是真的按一条龙税法缴税,财产就可以得到保护,没有那么多交给地方州县的苛捐杂税。

  州县都设有御史,便是监察州县地方官员,如果有官员胡为,御史隐瞒不报,和官员同罪,听说齐王在齐鲁河北地,都有当地人为密线,称为包打听,平素这种人没什么薪俸,只是正常过日子,但若官员和御史勾结鱼肉乡里者,包打听举报属实,便有重重赏赐。

  而正因为齐王行宫遍布各个州府,好似这些包打听也不用走远,只需去本地齐王行宫举报就是,齐王不在时,这些行宫,都有一都十人的农宫卫看守,农宫卫,顾名思义,便如团练一般,平素耕种行宫附近王家田地,养猪养牛羊,同时守卫行宫。

  包打听,只管将消息送给农宫卫都头就是。

  有传闻,齐王私下称呼这些包打听为“朝阳群众”,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想来,代表很厉害的意思就是了。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