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贞观俗人> 第387章 神仙打架,老武遭殃(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87章 神仙打架,老武遭殃(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雅文小说南派三叔81中文网
  

  理由倒是挺正当的,但明显还是因为杨恭仁是李恪的母舅。

  “那调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武士彟任广州大都督府长史如何?”

  这次长孙无忌便没马上反对,可立即又有大臣站出来反对。

  武士彟虽说是太上皇的心腹,最初只是河东的一个商人,可他后来娶的续弦杨氏,是隋朝宰相纳言杨达之女,这个杨达是杨雄的兄弟,因此杨氏是杨恭仁杨师道的堂姐,是李恪母杨妃的表姐。

  反对的人也是跟长孙无忌一条线上的。

  秦琅坐在殿里,倒是一言不发。

  他其实先前已经去拜访过长孙无忌,提起承乾发现的皇帝拟封李愔为蜀王,李恪为吴王镇广州一事,还表示承乾对此很担忧。

  长孙一听,立马表示要制止皇帝这错误的行为。

  他是承乾的亲娘舅,当然要支持太子承乾,更何况,长孙家的未来,那是早已经跟承乾挂钩的,长孙的儿子、侄子等早就是东宫的人了,若是将来承乾当皇帝,长孙家做为国舅家自然受益良多,承乾若是不能当皇帝,第一个受打击牵连的就是他长孙家。

  这种时候,娘舅不出力谁出力。

  这场廷议之前,长孙无忌已经早就安排好了。

  议了半天。

  尽是反对之声。

  最后无奈,李世民只得退让一步。

  越王李泰改封魏王,蜀王李恪改封吴王,依然分镇扬州和益州不变,李愔封王一事也没提起,甚至杨淑妃晋封贵妃一事,李世民见机不好,也干脆不提了。

  接下来争议重点还是几个大都督府的长史人事问题。

  最终,杨恭仁依旧任洛州刺史之职不动。

  倒是原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武士彟被调任蜀中利州任刺史,从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到边疆利州刺史,这明显是贬了。毕竟大都督府长史,实际上就是代理主持大都督府事务的。

  武士彟估计都想不到自己怎么无辜躺枪了。

  围绕着广州大都督府长史和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还有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人选,廷议上众臣们可是争论激烈。

  每个人都想推出自己的人选。

  在亲王遥领大都督实际不能到任的情况下,一个大都督可是很重要的。

  李世民被吵的头都痛了,原以为只是一个简单的人事调整,谁知道现在居然弄的有些不可开交了。

  事情比他预料的还要麻烦。

  每位宰相重臣,都有自己举荐的人选。

  在殿上,唯有秦琅很安静的坐在那里,笑看风云,他没有参与争论,也没有举荐自己的人选。

  李世民直接点了秦琅的名。

  “秦琅,你有何人选推荐?”

  “陛下,臣觉得诸位大臣们推荐的人选都不错。”

  “朕是问你,你愿举荐谁任广州大都督府长史?”皇帝直接问。

  秦琅无奈,这明显神仙打架一样的,你非让我掺合干啥?

  可皇帝现在有些恼,非盯着他。

  秦琅看看殿上,谁都不好得罪,举荐了长孙的人,那房玄龄估计又不高兴,举荐了杨师中的人,估计温彦博又不高兴。

  所以思来想去,得,要得罪就一起得罪吧,总比明显偏向某人强。

  “臣举荐李大亮出任广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刺史!”

  这个名字倒是引的君臣们一愣。

  李大亮,这位之前出任过越州都督,后来跟秦琅北上任检校丰州刺史,去年也算捞了个大功,于是年初任命为安北大都护府的长史了,这次皇帝的北伐战略中,李大亮还是其中一路总管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