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贞观俗人> 第207章 知贡举(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07章 知贡举(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雅文小说南派三叔81中文网
  

  只要身家清白,就可直接获得县试资格,这意味着可打破隋朝以来科举考试中极重要的一环,考生不再被权贵士族垄断,以往的荐举,其实多数荐举上来的都是贵族士族豪强子弟,真正的寒门地主子弟少之又少。

  官员拥有荐举权利,这跟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度没什么区别,自然是优先荐举士族子弟。

  可现在秦琅说身家清白,十岁以下,就可直接参加考试,官员没权干涉了。

  一直让科举考试影响力不大的痛脚找到了。

  而这个县童子试也很好,直接在各县举行,通过就直接到长安来省试,能保证受地方、官员影响最小。

  他甚至想到了明经、进士等科,是否也采用这种方法了。

  此时的明经、进士等常科,根本没有地方的考试,都只是由官员们荐举乡贡,或是推选州县学生来京省试,都是直接由官员们决定参考的考生人选。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就算皇帝改革省试的考试内容、录取方式,但他选来选去,也都还是在那些地方官们举荐的人里选,并没有其它的人选。

  “明经、进士等科,可否也在地方这样举行县试?”李世民问。

  他向来对士族很警惕忌惮,但又不得不用,只是现行的科举考试制度,让李世民觉得他并没有选士的余地。

  “陛下,明经、进士等常科,对象范围广,臣以为可以春季县试,夏季州试,冬季在长安省试,考试范围如童生一样,只要身家清白,皆可参加。县一级,考试内容稍简单些,做淘汰初选之用,然后州试,稍为严格一点,以控制选出到长安的士子们皆为优秀者。”

  李世民有些担忧的道,“可如此一来,县试、州试由何人主持?”

  他是不想让州县官员来获得这个主考选拔权的。

  “可由礼部派出考官往各地主持州县二级考试,并负责督察州方的官学、私学等办学情况。”

  这个主考权力不下放给州县地方官,就是要避免受到地方士族豪强的影响。同时,也等于是把科举考生的生员资格权,收回到了朝廷手中。

  “天下三百余州·······”李世民皱眉,这又是个难题。

  魏征插嘴,“前朝之时,杨广实行郡县制,天下一百九十余郡,一千余县,杨广曾设司隶台,置刺史十四人,巡察全国郡县。如今朝廷可按天下山川形便,划出十余个道,派出主考官主考一道即可。比如关中、陇右、河南、山东等······”

  这倒是让李世民眼前一亮,关陇河南等是特有的地理名词,将其用来划分道路,然后派礼部官员分道主考,就不用再担忧天下三百多州不好主考的问题了。

  “那常科各科,可把初试改到州中,然后复试改为道试,集于一州······”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加入了讨论之列。

  魏征提议设道,但不是传统的区分,只是类似于汉朝、隋朝时的刺史州,汉隋是派刺史监察郡县,而现在设道,则是用来分道主考科举。房玄龄的父亲在隋朝时就做过监察刺史,于是他提议也可恢复巡察制度,派出御史分道巡察······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