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贞观俗人> 第155章 秦学士(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55章 秦学士(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雅文小说南派三叔81中文网
  

  李世民在殿上发表讲话,意思就是大家以后要好好辅佐教导太子云云。

  等好不容易这仪式结束了,秦琅陪着李世民送承乾去他的宫殿。

  因为太上皇李渊还占着太极宫,所以现在皇帝李世民屈居东宫,因此太子承乾,自然也就只能占据东宫一侧的偏殿了,承乾的东宫属官们自然也就只能在那里办公,好在承乾还年幼,没有嫔妃后宫,倒没多少不便。

  另一方面,东宫三师三少四宾、六率等都是朝中重臣兼职,所以实际上也就是偶尔过来给承乾上下课,检查下作业了,真正负责辅导承乾的,就还是李詹为首的一府二坊三寺诸官员们。

  因为承乾还刚开始读书,所以秦琅这个崇贤馆学士,便显得差事挺重要的。

  李世民指着东宫新建好的一处建筑道,“这是刚修缮扩建的崇贤馆,后殿负责藏书,前殿是太子与学生读书之处,中殿便是你这学士和其它老师们的办公之所。”

  对于这所新建的皇家小学,李世民极为看重,他亲自挑选了学生,递给秦琅一张名单,正式学生只有三十六个,全是宰相、王公嫡子,不是嫡子的庶出都没资格进来,若按这条件,秦琅这样的庶子是没资格来读书的,另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年龄在七到十三岁的孩童。

  除了这三十名根正苗红的王公宰相高官子弟外,另外还挑选了一批学生,既有勋官将士子弟,也有中阶品官子弟,甚至还有少量的庶民子弟,这些人其实应当算是陪太子读书的,但不是侍读,因为侍读是个官职,太子身边也仅几个名额,如今分别授给了长孙无忌、秦琼、房玄龄、杜如晦几个重臣的子弟。

  仔细看过那几十个陪读的,其实也都是大有来头,其中免不得有山东五姓七家子,也有裴柳薛韦杜萧王等大士族子弟,另外也有一些豪酋子弟,如岭南冯盎的孙子,还有河西豪族子弟等,真正称为庶民子弟的还真没有,最次那也是功勋烈士子弟。

  再看了下李世民挑选的那张老师名单。

  李世民亲自挑了十八名老师,全是当时名士大儒了,只不过秦琅觉得李世民这样挑有些偏科严重,都是些经史子集的著名大家,可格物等方面就没有了。

  光教些儒家经典哪行啊,你不得教点数学、天文、地理啥的?物理、化学呢?美术、体育、音乐呢?

  再看下课程表。

  十天一休沐,跟官员们是一样的,另外各种假期不少,只是没有寒暑假。

  虽说是新设,可这学校级别高。

  大唐此时有六学二馆,六学指的是隶属于国子监下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相当于是国子监大学的六个专科学院,然后二馆就是弘文馆和崇贤馆了。

  学士是校长,下面的十八个先生是直学士。

  另外还有从九品下的校书二人,令史二人,典书二人,搨书手二人,书手十人,熟纸匠三人,装潢匠五人,笔匠三人。

  不但要教学生,还要负责掌管校理图书。

  秦琅实际是东宫皇家小学校长兼东宫皇家图书馆馆长。

  李世民带着太子、秦琅以及一帮大臣们在新建的崇贤馆里转了一圈,表示很满意,然后给秦琅赐下学生名单、教员名单、课程表等后,又给秦琅赐下一条教鞭。

  “朕赐你此鞭,但凡有不听教导之顽劣学生,不论他是皇太子,还是宰相、大将军之子,你尽管抽他。”

  秦琅听到李世民说完这话后,承乾和他的几名侍读们看向那条教鞭后都嘴角抽抽了几下。

  李世民很满足的带着宰相参政们离开了,把承乾还有十几位大儒直学士留给了秦琅。

  秦琅看着这个金丝楠木为殿柱,很是高大上的教室,也嘴角抽抽了几下。

  尼玛,自己原本都已经是堂堂正三品的金紫光禄大夫了,你现在让我来当孩子王。还是倒霉太子承乾的老师,这还真是无语对青天啊。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