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贞观俗人> 第1330章 秦家将种(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330章 秦家将种(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南派三叔雅文小说起点文学81中文网
  

  皇帝跟秦琅的兵法学的真不错,分化拉拢,合弱离强,一个个的打击。

  长孙无忌等倒下了,如今秦家也被清算,接下来又该是谁,是手握兵权的程咬金牛进达苏定方等军方大将,还是在中枢为相执政二十余年的他这个宰相许敬宗?

  皇帝是不是会把所有的元老都赶出朝堂?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了秦琅当初为何对朝堂没有半分留恋了。

  贞观朝时他还总不明白,觉得秦琅行事有些过于谨慎了些。

  李胤继位之初,秦琅借坡下驴,一看风向不对就主动辞职归隐,当时还觉得他过于小心,可现在看来,秦琅还是厉害啊。

  要是秦琅没有早点谋划吕宋封地,要是没有早早退隐,今日只怕秦家的清算就不是这么点到为止,而是会被如长孙无忌等一样家破人亡吧。

  秦琅手里握着个几百万人口的吕宋国,皇帝也终究还得给他留些余地。

  他许敬宗手中又有什么筹码呢?

  似乎除了完全附和皇帝,他没有半点筹码了。

  想及此,不由一声哀叹。

  就当许敬宗以为今天的大朝会结束了时,皇帝又让内侍取出数道诏令。

  “十位大将军对调。”

  许敬宗事前毫不知晓此事,政事堂的宰相现在已经对重大军事决策和高级武将任免毫无参预之权了。

  他也是现在才知道,皇帝居然来了个十位大将军对调,互换防区。

  其中引他注意的是与秦家关系密切的程咬金牛进达苏定方以及秦国忠李社尔这五大将,果然都在调整之列。

  一边是晋升武官阶品,基本上都晋升为一二品的武阶,但另一边却又都从更重要的辽东、朝鲜、幽并等边镇,调去了湖南、青海等这些内陆落后之地,甚至官职头称也从行营大总管、大都督府长史等变成了一道宣抚经略使。

  名为调防,其实是明升暗降啊。

  难道皇帝最终还是要冲着秦琅下死手?

  许敬宗忧心忡忡,虽然他已经彻底倒向了皇帝,但他担忧的是,若是秦琅等被彻底清算后,那么下一个可能就是他了,一来他也是元老,二来他跟秦琅关系密切。

  头痛。

  此时殿上许多人想法跟许敬宗差不多,觉得皇帝此时突然十大将对调,可能就是要彻底清算秦琅一党了。

  殿中许多人跟秦琅关系都很好,毕竟秦琅虽然才五十多岁,但秦琅十六岁协谋定策,建下拥立元从靖乱之功,不到二十就已经做上宰相,年纪轻轻就才学远扬,甚至改革并主持了贞观朝最开始的几届科举。

  那时候的科举可还是一年一届的,秦琅连续主持了多届,当时录取的士子也多,因此秦琅的门生极多。三十多年过去,当年的那些新科士子,如今可是已经有许多站到了朝堂之上,或是在地方任要职。

  比如说第一届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来济来恒和上官仪,来济之前就做到了右仆射,来恒也做到了太子少詹事封南阳县侯,上官仪现在也还是翰林院大学士,号称内相呢。

  其它如裴行俭,被贬前已经做到了吏部尚书。

  而还有许多曾得到秦琅栽培或提携的,又甚至是联姻有亲的,太多太多。

  许敬宗是秦琅的儿女亲家,李义府那是秦家幕僚出身,马周的儿子也做到吏部侍郎,就更别说了秦琅好友之子也是他的学生。

  虽说其实能做到五品以上官,穿上绯袍的,其实谁的关系都不简单,谁背后都有一张人脉网。

  但毕竟大家的网上,好多人都与秦家关系很亲。

  皇帝如果真要对秦家追究到底,那就不免要影响到他们了。

  先前长孙无忌等被清洗,牵连到了多少人,本家同族被清洗不说,姻亲、门生、故旧也被牵连贬谪许多。

  比如说凉州长史赵持满,是长孙诠的外甥,这人勇猛无双,而且口碑极好,京师中不论贵贱那都爱幕之。在长孙无忌被清算后,最后赵持满也被诬陷谋反,下狱后处死,因为赵持满,又牵连了许多人。

  比如他的好友王方翼,本是许王李治王妃的堂兄,是大同安长公主的庶孙,结果也还是牵连进去,被夺职。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