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贞观俗人> 第904章 战争孤儿(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904章 战争孤儿(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笔下文学雅文小说起点文学南派三叔
  

  这其实就是文化殖民,文化的同化,这些孩子短则几年,长则十年,又都能成长为一个青壮小伙,成为优质的劳动力,对于南下移民们来说,这里不缺田地,不缺机会,最缺的其实还是劳动力。

  所以收养这些蛮族孤儿,其实是好处很多的。

  现在拿钱来养这些孤儿,比今后拿更多的钱来打击治理那些蛮族孤儿们变成的盗贼叛军其实更省事,也更有效果。

  秦琅的思路,确实与一般人想的不同。

  在他的坚持下,大家倒是认真思索了,他后来又带头领养蛮族孤儿,收了一个蛮族少年,给他取名存恩。

  这也是秦琅收养的第九个义子,这些年来,秦琅从存孝开始,收留了不少孤儿,有突厥人当年南侵强暴中原妇人留下的孩子,也有在关中战争中受饥死了父母而成孤儿的······

  对于这些收养的义子,秦琅其实是很不错的,供他们读书,让他们练武,视如已出。

  一个个培养的都还不错,如存孝现在都进了羽林军。

  有秦琅亲自带头,又有武安都督府拔的专款,倒是让移民们对这件事也接受了。

  养个半大的孩子虽然开销不少,但既然有都督府买单,甚至这笔钱还比较富余,更别说这半大的孩子也是能帮不少忙的,那肯定都是划算的,百姓其实也都很精明会算。

  所以在打破了最开始的一些顾虑后,认养计划推行的很顺利,到如今计划推行了近两年了,整个武安府可以说,家家移民几乎都认养了一个蛮族孤儿。

  甚至许多商行商社等也都积极认养,说白了都是有好处的。

  这些蛮族孤儿一般是先送到集中的孤儿院里学习一段时间,会给他们补充营养,检查调养身体,然后教导他们汉话等,然后再安排到寄养家庭。

  他们到了寄养家庭后,会拜养父养母,改养父的姓,得到一个新的汉名字,然后就在新的家庭中生活。

  都督府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相应的机构,负责跟踪管理孤儿相关事务,包括定期拔款,跟踪家访这些孤儿们的成长情况。

  只要不虐待这些孩子就可以。

  如今,有近万的蛮族孩子生活在武安府的一个个汉移民的家庭之中,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甚至在许多商行商队里,也有许多这种孤儿。

  就如这条船上,便有十个蛮族孤儿少年,他们被这条商船所在的商会认养,并被带到船上成了水手学徒,学徒的生活虽然辛苦枯燥了一些,但这也是学习一技之长。

  一般被送到商会里的孩子,多是年纪较大,且比较桀骜不驯不太服管束的孩子,这些孩子一般的家庭都相不中,怕不好管教,挑来挑去被挑剩下了,最后被送到商会里去做学徒。

  在商会里肯定不如在家庭中认养。

  多数桀骜不驯的孩子到了商会后,最终也还是会被调教好,毕竟商会是个人多的地方,规矩也多,年少的孤儿们再桀骜,也终究是很难坚持的久的,最终会被驯服。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