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贞观俗人> 第770章 流求(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770章 流求(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雅文小说笔下文学起点文学南派三叔
  

  只是他没来的及做这些就崩溃,最后于江都被弑,他的大业也就永远再没续写。

  大唐起兵太原,建国长安,统一战争一直打到贞观二年才算彻底结束,到贞观三年才干趴了东突厥和吐谷浑,算是真正的站起来了。

  从始至终,大唐都没有精力来管其它的,更别说这海上夷岛。

  隋朝时,整个福建当时都只有一个建安郡,下辖四县,总人口才一万二千户而已。

  到了唐朝此时,立国已经十五年,也仅有福、建、泉三州,下辖十县而已,这也是福建道的由来,朝廷对整个福建道的统治力度,其实比云南、黔中道也没强哪去,比岭南都还远远不如。

  毕竟岭南还一直有桂林、广州、交州这样一直牢牢控制在中原王朝手里的核心要地,福建却啥也不是。

  福建真正的发展起来,其实是到了晚唐五代之时,王家兄弟入闽,在这里割据称雄,王审知三兄弟开闽建国,带来了大量唐末战乱的士兵、流民百姓,在这边垦荒屯田,努力经营。

  当时中原混乱,闽南在王家的经营下,居然成了一个难得的世外之地,大量的士族、百姓、工匠们南下,进入这片相对封闭的地方,为闽南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此后到了宋朝时,在福建设立了一府五州二军,都是州级单位,故始称八闽。而宋代海贸兴起,福建虽然分山一水一分地,可却有大量优良的海港,借着这波海贸东风,福建人在造船、航海、贸易经商这些领域发展迅速,取得惊人成绩,福建也就越来越发达。

  而在明末,因为清军入侵等原因,福建的许多海商转为海盗,当时最大的海商兼海盗集团便是郑芝龙集团,郑家在明末开始经营台岛,击退荷兰殖民者,组织起岛上的汉人移民们,建立起了一支称雄数十年的强大势力。

  直到后来郑氏的部将投清,引清军夺取了台岛,那时起,台岛直接纳入中原王朝的统辖。

  “这岛有半个福建道大,盛产黄金、铜、硫磺、鹿皮、樟脑、槟榔,木材,稻米。”

  “据一位往来岛上的商人说,在岛上有一位番王,他们部落十分强大,在他们国王的城寨里,有祭祀的金人,共有八个,每个千斤之重,皆为黄金。”

  “另外,如今我大唐所用之樟脑香,九成其实都是商人们从流求岛上番人们手中购得,仅去年一年,所购樟脑就达到了十五万贯钱之多。”

  樟脑可以熏衣防虫,也可以入药,还可以制香,唐人使用广泛,樟脑香中,又以琉求岛上的樟脑香最好。

  这种紧俏的商货,被台岛上的几大番部番王们把持控制,商人们只能从他们的手里采购到樟脑,定价权也完全在他们的手里。

  一年十几万贯的樟脑,让番王们赚的盆满钵满,只是他们并不知道,那些海商,转手把台岛樟脑运回广州或是泉州,再进行下加工或包装后,就能再转手赚上几倍的暴利。

  秦琅知道,历史上,晚清还曾经因为台湾樟脑,爆发过一场樟脑战争,当时英国人用鸦片跟台人交易樟脑,影响到了衙门的官营之利,最终爆发了一场樟脑战争。

  “三郎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秦琅呵呵一笑,“处默你先前放我这那笔钱,不是生息很多本金滚至万贯吗?告诉你,这里很大笔收益就来自于从流求岛上贩卖樟脑香来的。我们一担十六贯钱向番王们收购,番王向岛上脑户收购樟脑,却最多只给八贯。”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