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贞观俗人> 第297章 一石二鸟(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97章 一石二鸟(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笔下文学起点文学雅文小说南派三叔
  

  为何汉以来流水般的王朝,却是铁打般的士族名门?

  不是因为他们有钱有地有人,士族的核心还是他们掌握了经学的学术权,他们垄断了经学,所以不管文也好武也罢,哪个朝廷最终都离不开这批人。

  他们掌握学术权,也就意味着掌握思想,控制舆论,再通过庄园经济,使的他们成为巨无霸式的豪门。

  李世民马上打下的天下,兵变夺位登基,可面对着五姓七家这首的士族时,也只能是打一杆子又赶紧给俩枣,即打又拉的,并不敢真正的对这些人下狠手。

  而现在秦琅提的这招,那简直就是在挖五姓七家的根啊。

  一旦统一儒经经义解释,那就意味着儒经的最终解释权在朝廷手里,不再是那些士族经学家族掌握了。

  谁掌握了最终解释权,谁当然就垄断了学术。

  谁也就控制了思想。

  之前李世民还真没有想到过这一招。

  当然,其实历史上,历朝历代都也干过这种事情,组织各大家各地名士来一起讨论,然后可能还要搞一套碑文什么的,以此定为经典正本什么的。

  但秦琅现在说不仅要统一经典释义,还要以此做为科举的标准,甚至还要雕版印刷成书,统一刊行天下,今后读书人都读这个新标准的经书,原来过去各家掌握的解释版本,自然就彻底做废了。

  “儒家经典众多,想要完成经义统一,可不容易。”

  李世民心中激动,不过还是告诉秦琅,这事可不简单。

  “陛下,只要认定目标,那么就可以一步一步行动,总能完成目标。儒家经典众多,但召集朝廷明经科也只是以九经为要,则朝廷可先统一九经,九经也可分批次论证。”

  “我们可先编尚书正义、周易正义、诗经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等。”

  李世民连连点头。

  九经流传到现在,版本有不少,朝廷召集名儒们主要不是讨论这些本经,而是针对历代流传的各种经书的注释做讨论,实际就是决定古代大儒贤士们谁的解释最好,用谁的不用谁的。

  比如尚书,现流传最广的是梅梅赜本汉孔安国传,诗经用的是汉代毛亨传,所以又叫毛诗,用的是汉代郑玄笺。

  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很多,最主要还是因为诗经易经等这些儒家名经,因为成书年代太过久远,文字内容晦涩难懂,记事又简略不祥,一般人根本读不懂。

  于是后代的大儒,便流行为经书做传、做注,时间久远后,一部经书往往就有许多人的传、注,而且这些解释往往会有冲突之处。

  再一个,就是诗经等古经,时间太长,流传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同之处,于是便有一些大儒整理出不同的版本。

  比如诗经流传到今,便主要是毛亨整理的版本。

  “陛下,只要有心,分歧总能解决,目标也能完成的。”秦琅说道。

  这些细节的东西,其实只是学术上的问题,而秦琅又不是要独树一帜的弄出一个新学说,他要做的不过是把这些当世的名儒们聚集起来,大家对各版本进行评论,最后商量出一个多数人接受的版本,然后定为标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