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他娘,今天终于可以吃顿饱饭了。”
妇人背着粮,“也不知道下次领粮是什么时候呢,这些粮食可得节省着点吃,我看今晚煮粥喝,正好娃儿之前在城外找了些野菜回来,搭着吃。”
杨二毛道,“又喝粥?”
“有时总要想着无时。”
“那我一会去看看能不能钓点鱼回来,煮个鱼汤也好。”
·······
太平坊,秘书郎郑玄礼家。
一队镇抚司士兵在长安县吏的带领下上门,要清查郑家的存粮。
郑家管事说家中无粮。
“据我们所知,郑秘书郎府上这段时间,数次以车马运粮入府,估算存粮不下千石,另外在长安城外还有两处庄子,也都存有不少粮食呢。”镇抚司的人不客气的揭穿管家的谎话。
可管家就是不肯承认。
镇抚司带队的队头眼睛一瞪,“根据秦镇抚使的命令,郑家违反了长安粮食临时管理条例,需要配合上门调查,请让开!”
“你们凭什么上门?这可是当朝秘书郎的府第!”
“呵呵,小小秘书郎的宅子也敢自称府?好大的胆子,来人,搜!”
“你们敢,我家阿郎是荥阳郑氏子,名门士族!你们敢有辱斯文?”
“荥阳郑氏的大名我们当然不敢辱,可你家想发灾难财却是不行。”
门口的吵闹惊动了郑玄礼,他黑着脸出来。
“吵什么,成何体统?镇抚司好大的官威?”
“郑秘书郎,根据秦镇抚使的命令,京畿上下,无论公卿贵族还是庶族小民,都要自觉上报家中存粮情况,你家有意隐瞒存粮,且数目众多,违反临时法令,我们奉令对你家展开搜查。”
“我家中确实有些存粮,可这些粮食是我庄上自产的,我自家种的粮存在我自家房子里,也没有买卖,你们凭什么要查?”
“这是陛下授权允许,大灾之时的临时法令,还请秘书郎配合。”
郑玄礼自六月初四以来,可谓是倒霉透明人家是有备而来,你现在这样咋咋呼呼,岂不正是顺了人家的意?”
“五姓七家数百年名望没错,可想想崔浩被灭门,再有前朝时清河崔氏被流放,还不够警醒,若将把柄送到了皇帝手里,再有名望的士族也硬不过当今皇帝。”
五姓七家靠的是千百年来的名望,一旦抛开名望,被捏住致命把柄,一家一姓谁又拼的过坐天下的皇帝?
“那咱们就这样忍气吞声?”
“秦琅既然动手了,就绝不会仅从我们郑家抢粮,长安多少勋戚豪门,哪家没点粮食储存?我们就看着吧,看看秦三郎究竟有没有这个胆子,从整个长安的勋戚贵族士族手里抢粮,又有多少本事,能够应对众人的怒火。”
“我们什么也不需要做,就静静看着好了,总会有人出头的。”
“有些人啊,自以为得了圣眷,就真的目空一切了,终究还是太年轻了些!等着瞧吧!”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 手机版访问 m.81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