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贞观俗人> 第1037章 臣请封皇太孙(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037章 臣请封皇太孙(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起点文学81中文网南派三叔
  

  房玄龄没法接,这个宗法继承制度那是千百年来的规矩,谁也不能去挑战的,虽然各朝都有许多不是嫡长身份继承的皇帝,但也一样挑战不了这条规矩。

  当今天子虽也是嫡次子入继大统,但那靠的是武力宫变弑兄宰弟囚父夺位的。

  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说。

  秦琅围绕着李世民今天话里的一句破绽,设无太子,则立嫡孙,若无嫡孙,则立诸子,非要李世民今天确立嫡孙的身份,甚至要册封李象为皇太孙。

  通过确立皇太孙的储位,反过来确保承乾的太子之位稳固。

  这番操作,可谓是让房玄龄、韦挺等一干魏王党、吴王党都预料不及的。

  一时间,根本不知道如何反驳。

  毕竟这事是皇帝自己先带出来的,秦琅针对皇帝的漏洞提出要补缺,皇帝没理由拒绝,除非皇帝觉得承乾不适合再当太子,真的想要易储,否则既然他自己提到这事了,那么顺便确立嫡孙就是理所当然的。

  皇帝也是人。

  凡人皆有一死。

  李世民会死,承乾会死,所以现在来说这些也不犯忌。

  堂上气氛一时凝重起来。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紧跟着秦琅的话,请求皇帝立李象为皇太孙,然后马周、许敬宗也站出来请加封嫡孙。

  魏征刚才喷了皇帝半天,这会却反而闭嘴不说了。

  他反对皇帝那番胡话,但并不表示他也认同现在要立太孙,太子既在,何必立太孙?

  魏征很明白秦琅心思,其实堂上宰相哪个不是人精,哪个不明白秦琅打的算盘,问题是现在时机很好,他捉住了这个时机,在这个恰当的时候提出这件事来,既不犯忌讳,还显得合情合理。

  李世民一时倒也骑马难下了。

  他刚才的话虽是无心之言,其实也是暗里透露出他现在的一些想法,承乾一再犯错,尤其是这次皇后临终前屡召不至更是让他大怒,加之太子瘸腿,确实让李世民开始思考起易储这件事来。

  这是以前想都不会去想的问题,现在却已经开始在想了。

  所以刚才讲话时,他才会说出你们要尊敬魏王,因为有一天他有可能会成为你们的君主的意思来。

  可现在秦琅逼宫,让皇帝表态,承乾有错,但错不大,没到夺储的地步,更借着皇帝的话头,让皇帝提前立嫡孙。

  他这一起头,长孙无忌、高士廉等都跟着开口了。

  李世民知道自己说错话了,理亏。

  可立皇太孙,这还真是他不曾想过的,他也清楚这皇太孙若是立了,无疑承乾的储位更加稳固,朝廷不可能朝令夕改。

  李世民犹豫起来。

  良久。

  房玄龄替李世民解了围,他说事情一步步来,李象毕竟还太年幼,立皇太孙这事没有先例,不过李象本是庶长,如今过继苏太子妃名下,确实已成东宫嫡长,所以可以先加封一下。

  房玄龄建议改封李象为恒山郡王,这是承乾原先的封号,也算是明确李象做为东宫嫡长的地位。

  “陛下,臣以为就算现在暂不册封为皇太孙,也起码该封一个亲王之爵,以示嫡长孙之尊荣。”

  大唐制度,皇帝之子封亲王,皇帝之女封公主,太子之子封郡王,太子之女封郡主,亲王之子一般封嗣王,亲王之女封县主。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