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贞观俗人> 第757章 茂公(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757章 茂公(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南派三叔起点文学81中文网
  

  刚归附时,他手底下握着李密一半的旧部兵马,李渊要封他为王,后来也是当大行台大总管,可如今转眼都贞观六年了,他李靖的本品也才是金紫光禄大夫,这只是正三品,还是今年正旦大朝后刚加的,原本还仅是从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

  正三品阶当然不算低,毕竟宰相职也才三品。

  可问题是,当年他瓦岗的那些部下,国公郡公侯伯出了上百个,本阶上三品的也一大堆,更别说秦琼当了太尉,拜过宰相。程咬金牛进达等也都是都督,连李大亮都是大都督府长史,吴广李君羡等更是大将军,连秦琅这样的瓦岗二代,都是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空了。

  若说李绩心里没有半点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但又能说什么呢?

  正是当年这带头大哥的身份,限制了李绩在大唐的发展,秦琼程咬金牛进达黄君汉郭孝恪等一个又一个的仕途畅通,唯有他道路艰难。

  可反过来想,当年跟他一样身份的那些人,杜伏威罗艺高开道刘季真这些,都跟他一样是赐姓封王,结果还活着的也就他一个了。他能活下来,也许不是他有多大的功劳,而是当年拒绝了封王,只接受了国公,这才是保命的关键。

  可同样是父子皆国公,李绩父子还得赐国姓,秦琼爷俩就没得赐国姓,只是成为皇帝亲家,但秦琅爷俩就是皇帝心腹,他李绩就一直是被按着使用的。

  “听说三郎这一路来,可是遇到了不少作乱的突厥马贼,这都是我治理不力,有失职守啊。”

  “我这一路来,是不是多管闲事了?”秦琅笑问。

  秦琅是观风俗使,但是观海沿海诸州县,河东并不沿海,所以不在他观省范围内。

  “汾晋一带确实有不少突厥人作乱,或啸聚丛林,或占山为盗,不过进入并州之后,可是情况大为不同。这边没遇到突厥人作乱,足见叔父功绩。”

  并州为大都督府,亲王遥领,实际是长史李绩代理主持大都督府事务,同时兼任并州刺史之职。

  不过虽为大都督府,可并不是管理整个河东。

  并州大都督府督并、岚、仪、石四州诸军事,级别虽为大都督府,可对代州都督府,云中都督府都并没有直接的统辖权,仅仅是若发生重要战事时,皇帝才会授权大都督府协调之权,平时是并行关系。

  入城后,李绩特设家宴招待秦琅。

  席间,李绩让自己的儿子李震李思文李思顺前来拜见。

  “这是老大李震,过了十五马上就十六了,还整天吊儿郎当的,三郎这个年纪,都已经靖乱起家大出息了。”李绩指着自己的嫡长子一通贬低,然后希望秦琅带上李震同行。

  秦琅深知这个李震其实人长的高大也还是比较有本事的,据说按李绩之意弃武习文,年纪轻轻已经通经熟史,能诗会词了,李绩或许正是知道自己身份尴尬,所以也避免让儿子再走武职之路。

  为了能让儿子将来路更顺,他甚至已经与太原王氏联姻,为儿子向太原王氏订了亲。

  为了给儿子订这门亲,李绩可是出了血本,不仅给王家大量的陪门财,还对王家各方面照顾不少,最后还把自己的一个寡居的姐姐也改嫁给了太原王氏做续弦,那男人婚后,李绩还走了好大关系,帮忙他出仕做了个琅琊县令。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