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贞观俗人> 第588章 不动如山(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588章 不动如山(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起点文学南派三叔81中文网
  

  张超有些担忧的道,“三郎,吐谷浑人如潮水般四面攻来,不计其数·····”

  “怕什么?虽是夜晚野营遇敌袭击,可我们的营垒虽不如城池坚固,可也不是谁想冲就能冲的,我陇右边军更是百战精锐,绝不会被一冲而溃,羌人来袭,我们一样要崩下他们几颗牙来。”

  张士贵等几员大将也都赶到大营。

  凡军中,至夜,百步着听子二人,每更一替,充杂听伺,如夜闻敌营马嘶,则谋备夜出攻掠之类,其余仿此,以警不虞。

  晚上,军中安排专门负责侦听的人,一更一轮换,这只是基本操作。

  另外还要安排能听到更远的,特意选那些听力强却又少睡的兵,让他们枕空的装箭胡禄,这种胡禄还必须是用野猪皮做的,枕这样的胡禄,就算人马在三十里外行进,不论东西南北,都能听到动静。

  这样的侦听哨兵,有多重,每营都要有起码一二所,大营要置三四所,而且这些听子侦察兵还要频频换地。

  军中安营,还必须要建望楼,数量也是按地听之数,营大兵多,那就望楼也多,那些望楼上选的都是目视能三四十里,辨旗色者为望子,这些千里眼一样的望子,能确保及早发现敌情。

  而夜战之法,也有诸多要求。

  昼战多旌旗,夜战多火鼓,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陇右边军战法,夜黑之后,绝不再与敌人列阵交战,除非是夜袭。

  若是主动袭击敌营,则鸣鼓燃火扰敌之耳目。

  若是敌军夜袭我军垒营房,不得已而与之战,关键就在于立营。

  立营之法,与阵法相同,止则为营,行则为阵。

  大阵之中必包小阵,大营之内亦包小营,前后左右之军各自有营。

  大将营居中央,诸营环之,隅落钩连曲折,相去远不过百步,近不过五十步,道径通达,足以出入,部坠营垒相望,则足以弓弩相救。

  秦琅在曼头山此处扎营,就是严格按照兵法部署。

  北路军两万人马,先是左右两军分营。

  然后秦琅的左军大营里,又分成了七军小营,中军一军,左右虞候各一军,左右厢各两军,正好七军,七军七小营,六营围绕着秦琅的中军营。

  七营相连,又是相隔的,这类似于长安城一样,长安城里还有一百零八坊,坊坊有墙相隔,有门相通。

  这种思路,其实就如同船上的水密舱设计一样,就算一舱破漏进水,可也不会马上危及到其它舱室并整条船。

  营中不仅要有听子望子,各路口,还得立小堡,上置柴薪,穴为暗道,以胡梯上之,令人守望,夜闻鼓起,既令焚烧。

  贼人夜入营门,四顾屹然皆有小营,各自坚守,未知所攻也。

  在这种详备的军阵营法下,唐军士兵们能够不用慌张,夜战是最考验心理素质的,尤其是出兵在外野营扎寨时,一些素质差的军队,或者说是乌合之众,最容易营啸,就是对未知的恐惧不安。

  吐谷浑兵四面涌来,高举着火把,远远看着,真是蔚为壮观,犹如一片火海借风燃来。

  右营党项、吐谷浑降兵,明显就有些骚乱不安,好在有柴绍亲自坐镇,倒也没出现崩溃乱走之况,但相比起左军大营的安静来,就相差甚远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