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贞观俗人> 第945章 选边站队(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945章 选边站队(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雅文小说81中文网南派三叔
  

  房玄龄身后的范阳卢氏便十分积极主动的投奔魏王,有许多范阳卢氏年轻才俊,都进了李泰的文学馆。

  魏王府文学馆编撰《括地志》,正文五百五十卷,序略五卷,总叙历代州、郡分划制度,正文则把大唐的三百余州,一千余县,依十八道划分,叙述各州县的建置沿革、山川形胜、风俗、物产,以及古迹、人物等。征引赡博,为当世所重。

  虽然目前全书还没完,但仅已经编好刊发的诸卷,已经引的天下轰动,甚至李世民看了都大为赞叹叫好,对李泰以及魏王府的编撰人员都大加赏赐。

  而这括地志能修的这么成功,其中有一多半的功劳,是因为有范阳卢氏的加盟,范阳卢氏家学渊源,人才方面确实了得。

  这本书连秦琅看了都忍不住赞叹,确实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

  李泰虽然挂名主修,实际是以卢氏等主编的,但书修成了自然少不了这个项目的发起人和总负责人李泰的。

  除此之外,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就是赐婚高阳公主的房二,更是跟李泰这个大舅子走的非常近,完全没有半点避嫌之意,出则成双,入则成对,不知道的还以为李世民给他们俩赐婚一对了。

  而柴绍次子柴令武,尚巴陵公主,也是天天混在魏王府的。

  若是房玄龄和柴绍没有半点支持李泰的意思,绝不可能任由儿子跟魏王走的这么近,怎么也得保持一点距离的。

  看一个人的立场,不需要听他说什么,只要看他做了什么。

  随着皇子们渐渐年长,特别是李承乾这两年的一些行为惹皇帝不满后,大唐的朝堂上正在分裂。

  李世民的那些臣子们,包括他的心腹们,如今渐渐围绕着几位有能力的皇帝身边,形成了党派。

  长孙无忌、秦琅那是坚定的太子党,一向如此。

  可现在房玄龄和柴绍暗拥魏王,萧瑀、杨师道等在拥吴王李恪,更多的官员都面临着站队的问题。

  能站在朝堂中枢的人,面临着将来越来越激烈的皇子争斗,是很难独善其身,不被卷入进去的。

  而一旦站队失败,下场也会很不好。

  想想历史上,房玄龄好像确实就是魏王党的,所以贞观后期长孙无忌不遗余力的在打击房玄龄,在他死后都没放过他。在高宗继位后,执政的长孙无忌便立即用高阳谋反案,把房玄龄家族连根拔起,同时被株连的还有柴绍家族等,而吴王李恪也被长孙无忌亲自打入谋反案,让他不得翻身。

  至于房玄龄之后的魏王党骨干宰相刘洎,更是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联手打击下,落的个身死的下场。

  不过后来长孙无忌的下场也不怎么好,以他为首的当初拥李治的太子党,也是关陇集团核心的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恒来济等最后也全都被李治武则天鸟尽弓藏。

  而李治武则天能将亲舅舅掀翻的关键,又是借助了山东集团的势力,这支势力的代表正是李绩、程咬金等武将们,也是当年来自瓦岗的秦王府军功集团。

  李绩与长孙无忌同为托孤顾命大臣,最后却给了长孙无忌致命一击,但李绩虽然寿终正寝,但他的孙子后来造武则天的反,他死了也被清算,连李渊赐的国姓也被剥夺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