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贞观俗人> 第390章 朕欲使子孙长久(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90章 朕欲使子孙长久(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雅文小说南派三叔81中文网
  

  几杯酒下肚。

  李世民话越说越开。

  “朕欲始子孙长久,社稷永安,其理如何?”

  这句话一出,倒是让两位天子亲家翁都有些意外,怎么好好的就突然说到这些了。

  两人都是聪明人,皇帝这句话虽不长,可重点就两个,一是子孙长久,一是社稷永安。

  这两点恰说明,现在皇帝担忧子孙不能长久,社稷不能永安。

  重点还是在于子孙上面,皇帝在担忧子孙,但皇子们还都年幼,最年长的太子承乾也才十岁啊。

  是何原因让皇帝开始担忧这个?

  联系到刚刚朝中的一些争议,两人都马上就明白了皇帝有此疑惑的缘由了。

  “萧卿?”

  萧瑀本身曾是前朝皇子,对于这个话题当然也有一定的深刻理解的,所以面对皇帝的提问,也只是想了想便答道,“臣观前代国祚长久者,莫若封诸侯以为磐石之固。秦并六国,罢侯置守,二世而亡。汉有天下,郡国参建,亦得年逾四百年之久。魏晋废之,不能永久。封建之法,实可遵守!”

  “陈卿?”

  “陛下,汉封王子弟,守国四百年,魏晋废之,亡不旋踵,封建有效!”陈叔达跟萧瑀倒是难得统一态度。

  李世民感叹着道,“周封子弟,八百余年,秦罢诸侯,二世而亡。昔吕后欲威刘氏,终赖宗室刘氏诸王获安,封建亲贤,当是子孙长久之道。”

  皇帝的态度表露无疑,皇子们虽年幼,可他确实已经看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并开始在寻求解决之道了。

  李世民自己是通过兵变夺嫡称帝的,所以对这些事情很敏感,加之他对于前朝灭亡的殷鉴,经常拿杨家父子的事情来做比较。

  杨广刚愎自用,猜忌过度,导致强盛的大隋朝很快大乱,而杨广当年也正是通过陷害太子杨勇夺嫡上位,上位后又幽禁兄弟,甚至逼反了弟弟,导致本就只有兄弟五人的杨广,在位之时,大隋居然没有一个可靠的宗室为屏藩。

  而杨广自己儿子又少,太子又早死,次子又因昏庸被他废黜软禁,结果到了后来,杨广只能让自己年幼的孙子们留守长安和洛阳,在大隋朝风雨飘摇的日子里,他们留守东都西京,却根本无法作为,眼看着杨广最后只能在江都被权臣弑杀。

  李世民始终觉得这是隋败亡的一个重要教训。

  近来细读史书,李世民想从史书记载中找到一些解决之道,发现的却是曹魏对宗室过于苛刻,导致最后司马家篡夺了曹魏江山。

  南北朝时期,各国对宗室也是极为防范,宗室难以为国羽翼屏藩,因此南北朝时期,政权总是很快灭亡,尤其往往都是被权臣们篡夺的。

  看来看去,也就是周分封子弟传八百年,而汉分封得国四百年。

  李世民想要国祚长久,觉得周汉两朝的分封值得学习。

  他不希望自己的皇子们困在长安争储厮杀,也不希望将来后世子孙时代代如此困境。

  若是当年太上皇李渊早给他分封建国,或许就没有后来的玄武门兵变了也有可能。

  “萧卿,陈卿,你们以为我大唐应当如何分封?该定一个什么制度,才能永保国祚绵延,子孙长久?”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