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程知道,秦琅这几年对幽州边市的影响力很深,捎带着苏窦李等也没少赚钱,所以他的面子,在幽州很大。
有秦琅打个招呼,老程过去那就要方便的多,秦琅所谓替他捎信,其实就是帮他,老程这么精明,岂会不知道。
“三郎啊,你在幽州呆过,在那边人脉广面子大,你跟程叔说说,我这次去了若想立功,也捞个上柱国当当,得怎么做才行?”
在皇帝的计划里,老程这次去幽州,统领的幽州河北军,其实只是去站场子的,不是主攻部队,他甚至连出界的计划都没安排,只让他守好东面边境,防止颉利东窜。
按这样的安排,老程肯定没机会立功,更别说要捞个上柱国了。
上柱国可是要实打实的军功战绩,虽可录前勋,但做为统军大将,没点硬战绩,是不行的,除非是袭勋,但那不是自己的功劳,也没啥含金量、荣耀可言。
老程也是个胆子大的,可若说公然违旨越界,这也是大忌。
“程叔啊,这么大的战事,六路齐出,各有任务,切不可轻易违反部署啊,否则容易出大事的。”秦琅提醒老程,别只想着抢功劳,万一抢出事来,破坏了战前部署,导致颉利跑了等意外,那可就是大罪了。
“那有没有什么既不用违反部署,又能立功的机会?”
“有当然是有。”秦琅笑呵呵的提了两个名字,窦红线和李谨行。
“什么意思?”
“我婶娘是河北都团练使,李谨行呢,是靺鞨首领,羁縻燕州刺史,他们呢名义上都是受幽州都督节制的,你现在将任行军总管,是能暂时节制河北各府抽调来的行营兵马的,所以他们名义上也是要受你节制,但他们非正兵啊。”
“哦,明白了。”
老程呵呵一笑。
既然非正兵,那么这些土兵、蕃兵,其实也是有很大的自由性的,在关键的时候,老程可以让这些人出界越境的。
“若叔父真想立功,我还是推荐由苏定方来挑选两三千靺鞨骑兵和河北土团,先在边界待命,一旦发现颉利往东来或往北走,赶紧轻骑拦截或伏击,说不定还真就堵着擒拿了,到时只要颉利是落到你河北这边的兵马手里,这不也是要算到叔父头上的吗?”
“对,就是这么个理!”
老程讨得锦囊妙计,满意而归。
·······
东宫武装经过一轮调整,如今有了三千太子亲军。
因为之前秦琅表露的态度,让李世民很是满意,所以这次调整时,特别把这东宫三卫府做了精选。
三千亲军,皆由五品以上武将和勋官的兄弟子侄们出任,个个将门武家出身,全是十六岁到二十四岁之间的年轻小伙们。
太子亲卫,统一从七品下,太子勋卫,统一从八品下,太子翊卫统一从九品下。
而这三千亲军中队头到旅帅,全由皇帝从讲武堂受训武官中精选派来,校尉和郎将,更是久经战阵的禁军将校。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