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氏田庄,姜太虚一改往日儒雅作风,手段凌厉的驱逐了整整六百名不愿劳作一心混吃等开春的流民。
当然,他也没逼这些人去死,而是在山庄外设了简易粥棚。
每日提供一餐清水粥,只能保证人饿不死。
但再想如之前那般,一日三餐顿顿饱饭,却绝无可能。
又再剩下的二千四百人中提拔了百余人为大保长、保长、甲长等,但不固定,如青云寨一般,施行竞争模式。
总之,效仿青云寨的一系列奖励惩罚措施,打破大锅饭后,那两千四百人终于不再放羊。
姜家庄子,也开始按照他的思路运转起来……
……
皇宫内苑,月华宫。
齐皇接受百官贺拜后,就来此歇息。
年事已高,他已经不起太繁杂的礼节,剩下的过程,便由太子代行。
月华宫为贵妃宫殿,苏贵妃虽已四旬“高龄”,但岁月在她面上并未留下态度痕迹。
面容温婉,素有贤淑之德。
她领着宫人细心的服侍着齐皇躺在软榻上,从一旁一与她几乎一模一样但明显年轻许多的姑娘手中接过莲子羹,侍奉齐皇服下。
盏茶功夫后,齐皇面色舒缓许多,与苏贵妃点了点头,又看向姑娘,不同在朝臣和皇子前的威严,慈爱道:“荣昌怎未去淑斋看戏?”
这位和贵妃几乎一模一样的姑娘,正是齐皇的掌上明珠,敕封为荣昌公主的吴媛。
因从不插手朝中事甚至后宫事,从未向齐皇讨要过什么,心地慈善,又读的好书,甚至成为稷下学宫长老院中的五经博士。
因此极得齐皇宠爱。
吴媛清澈的明眸含浅笑,道:“父皇,我并不爱看戏。”
齐皇闻言,对苏贵妃笑道:“朕这般多儿女,却独爱荣昌。若荣昌为皇子,朕又何苦一把岁数仍苦撑着,早就禅位于她,然后当个太上皇与贵妃享清福喽。”
苏贵妃闻言唬了一跳,忙赔笑道:“太子贤明,也能为陛下分忧了。”
齐皇闻言冷笑一声,却未再多言,而是看向宠辱不惊的吴媛,道:“荣昌啊,自你从学宫归来,还未与朕多说说话,朕想你啊。”
吴媛闻言,明眸中目光柔和,轻声道:“父皇,您太忙了。”
齐皇呵呵一笑,道:“正好,今日得闲,晚上便在你母妃这里用膳,咱们父女二人,也好好说说话。平日里与你那些兄弟们说话,每每气的朕肺疼,一起子庸碌蠢物,只知自作聪明,算计不休,正应了外人说的那句‘天家无骨肉’。唉,也只有在你母妃这里,朕还能觉得出一些暖意。”
苏贵妃闻言感动不已,忙让吴媛坐下,好生同齐皇聊会儿天,她则亲自去御膳房盯着晚膳。
苏贵妃去后,齐皇微笑问道:“荣昌,上回你随姜太虚前往沧澜山青云寨,可是在朝中惹出轩然大波。好些御史上书,让朕速速将你召回,严加管教。朕当时就告诉他们,荣昌既是朕之公主,又是学宫五经博士,这是经过夫子亲自考验过才晋升的,你们这些谏臣何不上夫子山问问夫子,朕的公主是做什么去了?兼听则明嘛。”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