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所担忧的不是没有道理,在他与易茹馨二人议论汉氏家族的时候,香江富豪们也在关注汉家的命运,觊觎易通地产这块肉大有人在。
香港中环交易广场第1座8楼是置地集团总部所在,香港置地于1889年由两名英国商人怡和洋行的占姆凯撒克与保罗遮打合资创办,注册资本500万港元,逐渐发展成为香港主要地产公司之一。
香江置地算是怡和集团旗下公司,怡和集团的英国人老板习惯上被称为大班。二十世纪以后的怡和集团大班多数来自西泽克家族esiks,是创办人之一威廉渣甸表亲的后人。凯瑟克家族是怡和集团的大股东,亨利凯瑟克则是怡和集团第五代掌门人。前任的怡和大班为韦德乐eryetherll则是西泽克家族的表亲,再前任大班为亨利西泽克及西门西泽克兄弟。
1983年3月28日怡和集团突然宣布建议把怡和控股公司的注册地点由香江改为百慕大。当时正值香江前途谈判时期,怡和此举无疑表明了对香江九七问题态度。当日为星期三,股市于下午休市,当晚伦敦港股大幅下跌,一度停板,怡和及置地的股价下跌约一成。隔日3月29日香江恒生指数收市时报105709,大跌6176,跌幅达58。
事实上,自80年代中叶起,怡和集团已开始部署淡出香江。除了将控股公司的注册地迁往百慕大外,集团又以“加速企业国际化”作幌子,暗地里将资产向海外转移,借以降低香江的投资比重。虽然该集团及其他已迁册的公司已将香江的企业变成了“海外附属”,但主要业务仍在香江。
所以说在香江刚刚过去这一波地产、股市双杀中倒下的汉南生等,都属于英国殖民统治者操纵下政治与经济联动的结果。
易儒信也罢,置地集团也罢,他们都是利益相关者,与大英帝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殖民统治者为了获取谈判筹码以及为后殖民时代布局,不惜扭曲信息而引发一场地产风暴以及股灾。其谋划过程也少不了置地集团、易氏集团出谋划策,鼓噪新闻媒体大造舆论,放大恐慌氛围。
作为知情者,他们先制造有利市场的氛围,在香江地产、股市高位顺利套现,而后给香江地产、股市留下一地鸡毛。
此时,置地集团总裁韦德正在与属下密切关注易通地产并进行下一步布局。
“利通银行已经发出最后通牒,这是对易通地产的最后一击,也是致命一击。我希望在不久将来见到易通地产股价进入分值区间,并趁机吃掉易通地产。”
“请总裁放心,易通地产已经岌岌可危,总裁选择此时让利通银行采取行动,起到了四两拨千斤效果,实在是高明。相信市场已经意识到易通地产情况不妙,这则消息无意识压死骆驼最后一根稻草。我想当股价接近二三分钱的时候,投资者必然产生恐惧心里,担心易通地产退市而疯狂逃窜,那时候正是置地集团吃进股票的时候。”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