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大佬到武林盟主> 第502章 诸事缠身(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502章 诸事缠身(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新笔趣阁雅文小说南派三叔
  

  北平盟不是官府,没有施行徭役的资格。

  这么大的工程,得花钱。

  很多很多钱!

  如果要一次性拿出来,就是把张楚和乌潜渊哥俩一块儿打包卖了,他们也拿不出来。

  但细水长流,按月支付工程款的话,北平盟支撑得住!

  以前太平会只占据了北饮郡一地,每个月的纯收入都在十万两以上。

  而现在的北平盟,麾下有玄北州四郡之地,外加西凉两郡、燕北州两郡,拢共八郡之地,正好一州!

  粗略的计算,北平盟每个月的进项,也在一百万左右!

  而真实数字,只会多,不会少!

  因为以北平盟的体量,已经不需要底下的弟兄,抡着刀子出去抢生意。

  会有很多人,哭着喊着、追着赶着,求北平盟和他们一起做生意……

  更重要是,以前的太平会还要给太白府上贡。

  现在的北平盟,还需要给谁上贡?

  给州府?

  阎守拙怕是不敢接这个烫手山芋!

  说个不好听的,就北平盟这个体量,要是遇到什么大洪水、大旱,张楚只要一脑抽,就能揭竿而起席卷燕西北三州!!

  当然,张楚不会脑抽!

  但这种事,从来都不看你愿不愿意,只看你能不能!

  阎守拙身为一方封疆大吏,只要不犯错,荣华富贵享之不尽,需要来赚这种杀头钱?

  真当州府派来的那三万大军,是来保护张楚的?

  而张楚之所以大兴土木,不惜投入北平盟未来十个月的大部分收入来修建这一座永久性防御工事,既不是吃饱了撑的,也不是钱多得烧得慌。

  他是经过了诸多考量后,拍板决定的。

  这个时代,因为时常有土匪山贼作乱,以及战乱防御敌人等等,所有的城池都筑有又高又厚的城墙,庇护城内的平民百姓。

  而城墙的高大、厚实程度,也常常作为评价一座城池规模大小的重要参考标准。

  比方说当初太平会兴建太平镇的时候,就是先建的城墙。

  而张楚所规划的这座防御工事,建成后会将整座狗头山包围起来!

  也就是说,等到这个防御圈建成,狗头山上随处都可以修建房屋!

  这是什么?

  一座巨大的山城!

  当初张楚修建太平镇的时候,只是为了安置他从锦天府迁出来的两万多四联帮帮众家眷,后来因为要接收现乌潜渊迁来的一万五千人,又扩大的了一些,但因为山腰之上地势限制,再怎么扩张也就那么大了。

  到后来,太平会制霸北饮郡,大量的人口涌进太平镇,原本就显得有几分不宽敞的太平镇,慢慢的就变得逼仄了。

  那每日进出镇门的人龙,都要排到天黑!

  而现在太平会晋升为北平盟,统御一州江湖,太平镇自然也就成为玄北州州府之外的另一个经济中心。

  届时,太平镇的人流、物流,只怕要翻好几倍!

  所以,太平镇扩张成“太平市”,势在必行!

  当然,张楚投入的人力、物力,也不全是有去无回……

  这里就不得不再重点介绍一下他前世的身份……我,张楚,房开之子!

  ……

  张楚回归太平镇的第三天。

  一直留在玄北州压根就没回西凉州、燕北州的武士楼谢君行、谢啸青父子,石氏石一昊、石一天、石一龙三兄弟,联袂上太平镇。

  五人与张楚、乌潜渊一起,进行了北平盟第一次全体高层会议。

  北平盟的高层职位,乃是在武士楼和石氏决定加入北平盟之前,就已经商量好的。

  张楚出任北平盟盟主。

  乌潜渊出任北平盟军师……正式的称呼,是大护法。

  谢君行出任北平盟大长老。

  石一龙出任北平盟二长老。

  而这一次会议,商量的加盟的模式。

  行过一整天的切商、博弈。

  最终谢君行决议将武士楼彻底并入北平盟,武士楼精锐的人马一分为二,一半调遣回狗头山总舵听用,另一半留手西凉州分堂,而谢君行本人,先坐镇西凉分堂,助西凉分舵舵主谢啸青稳定局面,待谢啸青晋升七品后,再回总舵坐镇,执掌北平盟赏罚。

  而石氏,因为石氏乃是地方强豪,树大根深,支脉甚多,张楚与石一昊尝试了很多种方法,都无法平衡各方利益,最后只能无奈的退而求其次,石氏采取与北平盟全面合作的方式,加盟北平盟。

  石氏的所有地盘,北平盟皆可入驻,石时所有的生意,也可以交由北平盟与石氏共同经营,作为交换,石一天将出任北平盟燕北州分堂堂主,而石一昊以后则坐镇狗头山总舵,执掌北平盟盟规。

  看起来张楚占了大便宜是不是?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