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了一些休沐日的时间,也算是对官员的减负有个交代,没让他们出现过劳死的现象。
然后就是着重商讨了人们纳妾的规矩。
一夫一妻自然是不能改变的铁律,而关于妾侍的制度,郭鹏也进行了重新规定。
在这个时代,底层黎庶是没有纳妾的资格的,能纳妾的不是国家官员就是士人,连一般地主豪强都不能纳妾,郭鹏则提出,出于传宗接代的考量,应该适当放宽这个标准。
于是他规定,一般黎庶百姓就算没有官身,如果四十岁还没有儿子,就可以纳一名妾侍,用以传宗接代。
统治阶级内部也要进行规定。
比如一般官员只能拥有一个妾侍,非爵位官员无论官职多高,就算是尚书令,是参谋令,最多也只能有三个妾侍。
公侯伯子男五个大等级,每提升一级爵位可以增加一个妾侍,最高级的公爵可以拥有八个妾侍。
再往上就是王爵和皇帝。
郭鹏增加规定为王爵最多也只能拥有八个妾侍,唯一不受限制的就是皇帝自己。
这个规定不前溯,政令颁布之前纳妾数量不对的不予追究,颁布之后纳妾数量超标的,以大不敬问重罪,从重处罚。
这个规矩延续了汉代【功成受封,得备八妾】的规定,基本上没有超出人们的想法。
也就是皇帝把纳妾的资格下放到了底层黎庶百姓的群体之内,这让一些人感到不满。
但是在大环境之下,这个问题也没有被争论起来的资格。
于是郭鹏再一次颁布政令,把这个规矩给颁布下去了。
趁此机会,郭鹏又规定了比如桌椅板凳不应视作胡人所用之物,乃是皇帝本人发明制造,纯粹的汉家创造,应该予以认同,不应歧视。
接着规定了官员子弟和贵族子弟应当进入太学接受集体教育,以及集体教育的内容,包括性教育方面等等。
在其他的问题上,郭鹏就没有对白虎观会议之后构成的白虎通议体系进行什么挑战和改变了。
他把时间留给了那些垂死挣扎的人们,让他们去进行最后的挣扎。
反正他不在乎。
眼下来说,黄龙殿会议的核心议题的辩论结果已经被蔡邕放在了郭鹏的桌案前。
只需要郭鹏做出决定,就能决定十四家法里保存哪五家,罢黜哪九家。
根据目前的辩论来看,郭鹏选中的五家的战斗力都没那么强,只有孔氏和桓氏占据了上风,其余三家都落了下风,要说辩论,那是完全无法辩论过其余的家法。
看来他们为了生存也是不惜一切代价了。
皇宫外面的大广场上,为了各自的利益,士子们已经上演了全武行,打群架都打了十多次,被抓进去一百多人还是不曾停息。
核心利益被动了,他们慌了,慌的不要不要的,更试图以此给皇帝施加压力,逼迫皇帝走【正确】的道路,以维护他们的利益。
但是,当今皇帝陛下是一个会轻易认输的人吗?
“父亲,就眼下看来,父亲选择的五家家法并不占上风,若父亲强行指定这五家家法胜出,可能会造成大规模的抗议,会引发士人之间的分裂,也会造成朝局的动荡。”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