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到了九十年代,法国人干脆就把这种造船技术授权给了南朝国,靠着吃专利费过上了好日子。
而南朝国,则是在引进了法国人的技术之后,不断的改进,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更深的延伸,这才让他们在这个领域后来居上。
击败了原来业界的霸主日本人,成为了世界L船制造领域当之无愧的霸主。
南朝国的造船业最风光的时候,就是在18年的时候,当年全球一共有大大小小,五十多艘L船的订单,一共价值90亿美元。
而这些订单却被南朝国的造船厂,全部吃下,而咱们的船厂,则是颗粒无收……
要知道这时候,距离咱们从法国引进技术,已经过了十三年了……
而且咱们船也造了十几年了,可说起技术你居然是一点长进都没有,真的是……
更搞笑的是,当年他们还联合当地的某钢铁公司发了个公告,说咱们已经攻克了殷瓦钢技术。
意思很明确,虽然我们没有抢到国际订单,但我们终于攻克了殷瓦钢的生产技术啊!
要知道这殷瓦钢可是造L船的必备特殊钢,价格是普通船用钢的20倍呢。
我们攻克这项技术,那也是给国家省了外汇,你不能因为我们在国际上没抢到订单,就说我们一无是处吧!
反正攻克技术我不行,钻空子我们肯定是第一流……
可是实际情况却是,这套技术,也是花钱从法国引进的淘汰技术。
要知道人家法国人推出的殷瓦钢,甚至可以做到只有0.7毫米厚,而咱们这个却只能做到1毫米,嗯,还要多点,至于具体多多少,那就不好说了……
还有就是,法国提供的殷瓦钢,最低可以在零下230度以下,还能保持原有的特性。
而咱们生产的这种殷瓦钢,最低最低只能达到零下196度,温度再低,殷瓦钢的特性就不保了。
如果用这种自产的殷瓦钢来做L的货仓,那后果可想而知。
要知道一艘十四万方的L船,光是一层薄膜货仓,要使用的殷瓦钢就要有450吨。
而光是这些殷瓦钢,咱们光是进口,就要花掉五千万,
这还只是说用0.7毫米厚的殷瓦钢,如果要是用自产的1毫米厚的殷瓦钢,那你在算算这重量要多少?
到时候船的自重重了,一次能装的液化气就少了,而且运输的成本也就上来了。
反正……哎,这里面又太多不能说,说多了就是四零四的下场……
而且这造L船可绝不仅仅是一个殷瓦钢的问题,这里面还有很多工艺工序等等方面的问题。
别的不多说,就说现在人家南朝国造的L船都已经使用双燃料系统了。
啥叫双燃料系统,就是柴油和L混着用。
开船的运输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当天国际油价和气价,来判断哪个便宜就用哪个。
所以光是这套动力系统,就能给货主节省不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