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又跑到城市建设方面来了,刚才讨论的话题不是养殖吗,自己这位年轻得过分的老板究竟一天都在想些什么。
“现在的政府不是喜欢拿数据说话吗,只要新区的人均收入达到预期的目标,应该算成功了吧?”安玉不确定道。
莫天跃一想也是,而且偏激点来说,只要云阳新区的政府财政收入名列前茅,那对于何明运来说是最大的胜利。
至于城市规划之类的,只要政府有钱,你想要建成啥样都可以。
那些砖家说得没错,我们的社会已经步入‘金钱时代’。即使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万万不能。
明白了这点,莫天跃不再纠结。他能帮何明运的地方、最多也是在云阳新区建几家公司而已。
当然了,要是晚能说服韩云杰同意把客车站的搬迁地址选在云阳区,那莫天跃对何明运的请求算有了交代。
“下午几点开始招聘?”莫天跃换了一个话题。
“按你说的一点整、还有两个小时,”安玉把手的件夹递过去:“这是应聘者的资料。”
莫天跃接过来放在边,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四肢。刚才一直再查资料,现在他脑袋里面装的全是新区如何建设之类的问题。
看了一会窗外的街景,莫天跃忍不住感叹:“难怪要发展新区,别的不说,是交通这边都已经不堪负荷、更别说市心了。”
安玉附和道:“确实,现在我对贵竹的唯一感觉是拥挤,似乎走到哪儿都是人挨着人、车贴着车。”
“也难怪,和农村相,大城市确实可以提供更好的创业机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有选择,没人愿意一辈子碌碌无为。”
“当然,即使能力有限,也总要拼搏一下。为自己,更为家人!”
莫天跃点了点头,和安玉又聊了一会其它方面的闲话,等脑细胞恢复正常运转后再次投入工作。
花了半个小时,莫天跃总算对这次赶过来应聘的人有了初步的印象。
总的来说情况还不错,十八个人,平均下来都有五年从事养殖的经历。
吃了安玉从外面带回来的快餐,莫天跃瞅着时间也快到了,和对方起身往会议室走去。
这时的会议室已经坐下了不少人,由于都是各地农村赶过来的,故而有不少共同话题,气氛还算热烈。
“人都到齐了,”安玉坐下后小声汇报。
“好,”莫天跃扫视了人群一眼,淡淡道:“早有点事,耽误了大家不少时间,现在我们开始招聘。”
“招聘的要求我不再重复,毕竟今天赶过来的你们都符合我的条件,在这我直接说一下待遇。”
停顿了一会,莫天跃接着道:“愿意去凤鸣乡养鸡的,暂时没有工资,每人负责五百只鸡苗。”
“六个月土鸡出栏量排名第一的,享有公司百分之四的股份,再加年薪十万;第二名有百分之三的股份,年薪八万;第三、第四名各百分之一,加年薪五万。”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