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信这些话是实话。
李世民当皇帝不过两年,他们君臣配合默契,这就好比创业之初,大家是很少猜忌的。起码,那些聪明的老板,不会早早的就猜忌自己的元老功臣。
要猜忌,也得等鸟尽弓藏啊。
李世民还不到三十岁呢,他的江山才刚开始,他还雄心勃勃,哪里现在就自断臂膀。也许再等二十年,那个时候皇帝迟暮,开始考虑太子继位的时候,也许会担忧李这样一个功绩太高的臣子会对新帝有威胁。
但历史上,李绩、长孙无忌也是对大唐功高赫赫,可李世民去世前,并没有说要对付这两位大功臣。
李世民让长孙无忌做辅政大臣,托孤于他。只是将李绩贬职,但却也对太子说,让他一继位就重用李绩,这样做,也是因为太子无恩于李绩,这样一来,新皇可以趁机示恩。
李世世,终究不是杨广。
他李,也不是杨素。
李世民并非没杀过功臣,但绝没有凭猜忌就杀的,他杀的,都是那些谋逆的功臣。比如侯君集,比如卷入几个皇子公主谋反案里的。
李敢说,只要他不去触碰李世民的逆鳞,也就是不去谋逆,那李世民是不会动他的。富可敌国、功高着著、威重天下等等,这些李世民都是能容忍的,连魏征都能指着皇帝骂,把口水喷他脸上,这样的事情他都能忍,李世民是个很厉害的人。
李为什么要去谋逆?
有钱不是谋逆,有声望也不是谋逆,对李世民来说,勾结串连,暗中招募死士,打造兵器,这些才是谋逆。
李吃饱了撑着,才会去做这种事情。
“你不是大唐人,你对陛下也不够了解,当今天子是难得的明君,你说的那些,不会生的。”
青鸾见李的样子,半信半疑,却也知道,这个男人不会随自己去大金川的。只是,回想起两年前,她可是亲自参与了他策划的那场宫变,李世民可是一个宫变篡位的皇帝,软禁父亲,幽困兄弟,这样的皇帝,真的会是一个明君吗?
“陛下雄心万丈,要做千古一帝,他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许多,我是他的好帮手。”李笑着道。
李抚着她柔顺的长。
“吐蕃人越来越猖狂了,是时候给他们一些教训了。”
李两年前在陇右的时候,打服了吐谷浑,迫吐谷浑和议。又将东女、白兰、白狼等诸藩,劝说内附大唐,西南安稳,李又开通了西南丝茶商路,通往天竺大6。
当时吐蕃虽然没有内附大唐,但也是与大唐达成友好协议的,他们向大唐称臣进贡,算是大唐的藩属国。
可如今才过两年,吐蕃却已经开始四处出击,甚至把战争威胁到了如东女等大唐的属国上。要知道,东女国等国,现在名义上其实已经是大唐的疆土,他们是大唐的羁糜州,那些国王酋长,是大唐的诸侯刺史们。
朝廷对于吐蕃人的这些举动,不太以为意,毕竟东女国在他们眼里,不过是羁糜州,实际上就是鞭长莫及的化外之地而已,他们打就让他们打。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