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唐朝好地主> 第639章 粮票(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639章 粮票(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要买粮,得带上粮本,然后拿着粮票买粮。没有粮本粮票,你家财万贯,你出十两黄金买一斗米,也是被禁止的。

  当然,如果家里有粮,不需要买粮,那个自然就另说。

  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绝大多数是没有什么存粮的。而粮本粮票,最大的作用,还在于防止囤积粮食。

  不能让有钱的人,大量囤积粮食,而让普通百姓没粮吃。

  这种法令,有违市场经济。

  但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李哪还会在意市场经济啊,好比一个人都快渴死了,哪里还会在意那水干不干净,是红茶还是绿茶还是白开水,有水喝就行啊。

  定额配给粮食,这是最无奈之时的办法了。

  “老师,这个粮本要按户贴来,那是不是没有户口贴就不能办粮本?”上官仪在一边问。

  李对这个学生投去赞赏的目光。

  确实是如此,有粮票,还要粮本,那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把那些隐户都给借机清出来,现在地方上存在着大量的隐户,如今有不少原来隐匿在寺观下的隐户已经清出来了,但还有不少隐匿在大户名下的,还有一些干脆就是没上官府户籍登记的逃丁。

  这些人,反正就是黑户,是算是大汉的百姓。

  李准备借着这次饥荒,好好的清理一下这些人。

  想要从朝廷手里拿粮食活命,先你就得到朝廷来办理户籍,拿户贴和粮本。然后出钱买粮票,才能到粮店凭票买粮。

  没有户贴你就办不了粮本,也就得不到朝廷的粮食配给了。

  在饥荒之时,有钱都买不到粮啊,没朝廷的粮食,那就只能等死了。

  这些隐户逃丁,是愿意继续做黑户然后饿死,还是愿意就此登记户籍成为大唐子民然后得到救济?

  看他们自己意愿了,但李并没给他们第二个选择。

  在粮食定量配给制度下,大户要么继续隐着这些黑户,然后从自己家里的存粮中分粮给他们,要么,就只能把这些隐户放出来,让他们成为朝廷的编户齐民,然后由朝廷来供给粮食。

  当然,可能大户既不想把自己的粮食分出来,又不想让这些人走,但那个时候,饿着肚子的隐户们肯定也不会答应的。

  “商人们的粮食也只能收粮票卖粮?”

  “没错,所有的粮店今后都必须由官府派出胥吏监管,他们的粮食也只能换粮票,然后到时拿粮票到衙门来结账。”

  百姓得先在衙门办粮本,然后获得额度,再向官府交钱购买限额内的粮票。拿着这些粮票,才能从官方或者私人的粮店里买粮。粮店不能直接收钱,只能收粮票。收到粮票后,再向衙门兑换为钱。

  这是一个更复杂的交易方式,李大费周折的只为杜绝钱和粮的直接交易,一切都得凭粮票购粮。

  粮票,就是李未来要控制灾年粮食供应、稳定局势的最至关重要的一环。(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