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唐朝好地主> 第1296章 擅权(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296章 擅权(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元辅。”

  承乾笑着对张超道,“内阁也已经开始运转,朕听说内阁现在诸相还没有一个明确分工?”

  内阁诸相不兼他职,这是早当初就定下来的基本制度,但内阁做为宰相,要体现出职能权力,肯定是要通过分管诸部寺来体现的。

  长孙无忌现在向皇帝上奏,说张超在内阁搞一言堂,专权独断,大权独揽。

  承乾当然也不希望这种局面发生,他倚重张超,可也不想被张超架空。

  “陛下,其实臣这几天一直在考虑这个内阁分工的事情,现在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臣是主持内阁,总管中枢,此外人事、财政、监查、审计也由臣亲自提纲。次相房玄龄,则负责内阁常务工作,以及民生经济、税收财赋这块,此外也协助臣分管财税、监管审计这块。”

  听到张超这样说,承乾心里松口气。

  看来长孙无忌冤枉张超了,他并没有打算一直独揽内阁大权。

  肯分工就是好事,这样内阁才是真正的内阁。

  “其余七位群辅,臣的想法是一位群辅对应六部的一部,还有一位群辅则负责对口联络议会、翰林院、御史台、大理寺诸衙。”

  “联络诸衙这个工作十分重要,臣打算交给上党郡王长孙无忌。褚遂良负责吏部、岑文本负责兵部、于志宁负责户部、杨师道负责刑部。杜淹负责礼部、戴胄负责工部。”

  朝廷六部,事无不总。行政这块,基本上可以划归六部之内。因此说,一个辅相分管一部,也算是比较合理。

  到是长孙无忌这里,不管六部,而是去联络议会、翰林等这些不归内阁的部门,这就不是分管而是联络。很明显,张超说长孙无忌如何功高,威望重,能力强,其实说到底,就是不给他实权。

  而且六部中,权力最重的是吏、兵、户,一般称为上三部,张超安排的也是自己的铁杆褚遂良、岑文本、于志宁,连刑部这个负责司法的也都是安排了自己人杨师道。

  原来汉京这边的杜淹和戴胄,也只管礼部和工部。

  按正常的内阁分管制度,六部负责行政这块,每位尚书自然就是一部之首,主持六部内的日常事务工作。地方事务,上呈中央后,分交给六部。六部负责相对应的事务处置,处置后还要上报内阁复议。

  而那位分管的辅相,首先处置,每个宰相都也有自己的一套属吏班子。初步处置之后,重要事务,还要拿到内阁会议上商议,要最终由张超这个首辅做出决定,然后贴黄,再上奏皇帝。

  皇帝在翰林院的协助下,做出审阅结果。然后发到议院六科,由六科做出审议,通过,则发回六部,最终执行。

  可以说,这其实也是一套很复杂的办事程序。

  内阁的宰相们不仅是分管,他们也在内阁会议上集中商议决策,是负责决策与执行这两块。

  皇帝和六科都有封驳审议之权。

  宰相们都有决策之权,但因为内阁实行的是首辅贴黄制度,因此其实是个民主集中制。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