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电影教师> 第550章 收购目标(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550章 收购目标(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bxwxx,最快更新电影教师最新章节!

  张然在国内已经组建了发行团队,通过收购嘉禾又拥有了在东南亚地区的发行能力。不过这远远不够,他希望在美国收购一家拥有制作和发行能力的公司,这样在北美可以自己制作电影,又能够自己发行。

  在北美拥有发行渠道对电影公司来说非常重要,但也极为困难。

  1994年斯皮尔伯格、卡森伯格和格芬创立了梦工厂,被视为打破六大垄断的希望,但最终也只能变成笑谈。梦工厂不是没有卖座片,《拯救大兵瑞恩》,《少数派报告》等都是票房大卖,但梦工厂体量小,渠道狭窄,只能借助大公司推广发行,就算大卖的影片他们赚的钱也不多。《拯救大兵瑞恩》成本7000万,在全球范围内卖出了5亿美元的票房,但梦工厂获得的收益只有3000万美元。

  为什么梦工厂不建立自己的发行网?因为建立大型的发行网需要钱,而且每年至少要生产12部以上的电影才能维持这个网络,但梦工厂每年顶多生产6部电影,这个产量大型院线根本就不和它谈,想建立发行系统难如登天。

  当然,除了六大电影公司外,也存在一些小型的电影发行公司,但这些公司发行能力非常弱,上映规模大多是几十块,或者上百块银幕。狮门算是发展得最好的,一部大片能够铺2000块以上的银幕,但是同样的电影让六大来发行,可以轻易铺到3000块以上。所以梦工厂宁愿把电影交给六大,也不愿意自己发行。。

  张然抵达美国之后,就给吴瑞德打了电话,让他组建收购团队;同时张然又联系了高盛,请他们担任顾问,为收购作准备。

  收购电影公司不像收购谷歌收购YouTube那么简单,涉及到电影版权、片库等多种的资产的核算,需要在对资产进行核算后才能报价收购。而高盛这种投资银行有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有研究机构和相应的信息提供机构,可以帮助收购企业完成市场调查,了解可以成为并购目标的企业数量、实力、分布、经营范围等情报。在信息收集完成后,他们会帮助企业分析相关情报,并结合收购企业的具体情况,帮助收购企业确定并购目标企业。

  另外,张然手里并没有多少现金,只有谷歌的股票。在接下来的一年多里,谷歌的股票会大涨,用股票交易相当不划算,因此他希望通过抵押股票,从银行融资,这也需要高盛协助。

  今天到场开会的,除了有吴瑞德带过来的收购团队,还有高盛的顾问彼得-安德森。

  张然看着彼得-安德森,道:“安德森先生,把你们选择的目标说一下。”

  安德森点了点头道:“根据张先生的要求,要有发行能力,有制片能力,同时还要有一定规模,符合要求的主要有两家公司,顶峰娱乐和木兰花影业。”说着,安德森取出一叠资料,分发到张然他们的面前。

  张然接过资料,慢慢翻看着,资料非常详细,既有整个北美电影发行也的情况,还有木兰花影业和顶峰娱乐的实力、票房等详细数据。

  顶峰娱乐公司创立于1993年,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莫尼卡,最早是一家负责向海外代销电影的公司,也投资过《香草天空》、《史密斯行动》等热门影片,去年公司开始转型,改组成为专业的制作发行公司。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