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电影教师> 第367章 组委会电话(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67章 组委会电话(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bxwxx,最快更新电影教师最新章节!

  法国的《电影手册》,英国的《视与听》是全球最权威的电影杂志。尽管各有特色,读者群也不同,但在业界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比如希区柯克,最初美国人评论界并不待见他,是《电影手册》派的评论家发现了他的价值,把他送上了神坛。贾樟柯能够从第六代中脱颖而出,靠的也是《电影手册》对他的肯定。

  电影手册对《飞行家》的评论出来得比较晚,是在电影首映的一天之后。满分为五分的评分,《电影手册》给出了五分评价,这是今年威尼斯电影节揭幕以来,《电影手册》给出的唯一一个五分。

  《电影手册》催生了法国新浪潮,对电影创作特别强调作者性,推荐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的电影。平和缺乏个人风格的电影在他们眼里都是****,故而李安、张一谋的电影始终被《电影手册》无视,而侯孝贤、贾樟柯就备受推崇。

  《飞行家》这种就有强烈个人风格,得到《电影手册》的赞誉并不意外。只是他们给出的评价实在太高了,标题是《张然展示了电影新的可能性》,文章写道:“马丁-斯科塞斯在看过《小武》后激动万分,在纽约相见时,他对贾樟柯说,每过十年、二十年,就会有人重新发明电影。相信斯科塞斯在看完《飞行家》后,会说出同样的话,因为《飞行家》比《小武》走得更远。《飞行家》不但告诉我们世界新的情况,还向我们展示了电影新的可能性。

  《飞行家》无疑是近年来最优秀的中国电影,尽管不无瑕疵,但在艺术表达上相当独特、成熟、到位,在感情表达上极端丰满,在视听语言上充满了创造性。最突出的是它的语言元素,是他对电影语言的使用,而这种语言元素又非常突出地表现为它的一个高度风格化电影场面调度的设置。

  整部电影从一开始就冒了很大的风险,以违背电影语言语法的基本规定为开端。任何学电影的人都知道,电影艺术是扁平的、二维的,作为导演要利用光影造型创造第三维度的幻觉。作为导演一定要多用纵深调度,少用水平调度。因为当摄影机水平地滑过画面的时候,会暴露并强化电影是扁平的。相反,人物从画面深处入画,迎着镜头走来或者人物从画框下缘入画向纵深走去的时候,纵深感就非常强。但《飞行家》以身涉险,整部电影的几乎全是水平机位的横向移动,横移成为整部电影最常规性的电影语言元素,因此整部影片就成了一个高度风格化的表现方式。

  这种风格化的场面调度与场景和空间的设置,让画面趋于扁平,它传递出的是乔正飞这个人物在现实中的困境,他所处的非常狭窄的、没有纵深的、无可去把握的这样一种社会空间,同时也传达出人物对生命遭遇,社会位置的心理体验。

  与这横移对应的纵深调度、垂直调度在电影中也是有的。当乔正飞驾驶飞机三次试飞,就是三次纵深调度。个强有力的纵深调度不但让观众一直压抑的情绪得到了最大的释放,同时让我们人是能够把握住命运的,而这种把握感在电影当中就是通过人物与摄影机的同步运动,通过人物成为了一个可以左右和主导摄影机运动动机,通过人物在调度当中呈现出对空间的占有和空间对于他们的展开。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