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韩三平眼睛一亮,这是个好主意啊,三国题材在亚洲范围内人尽皆知,当初电视剧《三国演义》就卖的很好。要是拍一部赤壁大战的电影,在整个东亚地区肯定会大火。这个项目很有搞头啊!
更重要的是《赤壁》是源自中国最经典的传统文化,拍出来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弘扬,这才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了!
张然没注意到韩三平的异常,继续道:“我觉得立足本土,把整个中华文化圈作为我们的延伸才是正途!除此之外,在全球有五千多万华人华侨,他们对本土文化是有感情的,如果我们能够培养他们看华语电影的习惯,然后再通过他们辐射西方主流市场,这样中国电影才能真正的走出去!”
在场的人都听愣了,就连罗树刚都听愣了。这两年国家一直在讲中国电影走出去,但都没有特别具体的内容,没想到张然这个年轻人会有这么深的思考,而且他提出来的建议听上去是真的很有建设性!
一片沉默中,罗树刚清了清嗓子:“张然,你这番话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啊,我们确实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你还有什么看法吗?继续说!”
张然也不客气,继续道:“我还有第三个问题,既然讲到走出去,那我们怎么走出去是很重要的问题。”
佟刚对此很有发言权:“中国电影走出去主要是依靠参加各种国际影展,通过海外代理公司进行发行。因为没有相对固定、权威的发行单位,中国电影的海外营销成本高,难度大,大大降低了电影输出的数量与进度。所以我们今年成立了海推公司,主动到个大电影节进行推广,争取建立起我们的销售体系。另外,中影联合横店,准备跟美国的华纳兄弟组建公司,制作发行合拍片,借助好莱坞的发行、营销渠道全球发行,中国电影没有自己的渠道网络,只能借船出海,这也是《卧虎藏龙》给我们的启示!”
张然觉得佟刚把好莱坞的巨头看得太简单了:“借船出海只能是权宜之计,跟华纳合拍的电影他们肯定会发行,但他们不会帮我们发行其他电影,我们还是得建立自己的海外营销平台。就拿北美来说,美国有300多万华人,加拿大有100多万,加起来是500万,华纳不会针对这部分观众做专行的发现,对华纳来说这个市场太小了。所以我们只能自己做,慢慢摸索出不同类型的华人聚集区域喜欢什么电影,然后精确投放,这样才能慢慢把这个市场做起来!”
印度电影原来在北美没有市场,不过经过几年的培养,在张然重生前印度电影是除了英国电影之外在北美卖得最好的,一年有十多部电影票房超过百万。印度电影就是抓住了北美的印度裔,培养起了他们看印度电影的习惯。
中国电影人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华狮公司刚在北美做华语电影的时候,票房只有几千、几万美元,只能用惨淡来形容。不过在张然重生前,情况已经开始好转,不少电影能够做到几十万。相信只要坚持做下去,肯定能像印度电影那样,一年有十多部电影颇百万。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