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文魁> 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
  

  这也是明朝文人一贯的毛病,注重理论,而实践不行。

  林延潮不是反对理论,理论一定是要先于实践(道在器先),但是理论不能脱离实践(道不可离器)。

  但林延潮没有表态,这时付知远察言观色看得林延潮心底似有想法问道:“司马有何高见?”

  林延潮道:“吴别驾所言极是,下官深以为然。”

  付知远捏须,心觉林延潮如此就有掖着藏着的意思了,他不由眉头一皱。

  这时林延潮道:“不过可以再补充几句。”

  付知远闻言眉头顿时展开,欣然道:“请说。”

  林延潮见付知远倒是个虚心之人,于是道:“下官今日查阅文献,查得嘉靖时两淮御史李士翱设一禁约,颇有参考之意。”

  其实林延潮胸中这一套理论都是现代来的,但没办法,任何理论都要去过去找依据,才能有办法说服人。

  至于众官员们则是心想,林延潮博闻强记,不知又被他从哪里看得典故来。

  林延潮道:“李御史主管盐运司时,置内号簿三扇,并通、泰、淮三分司外号簿三扇。空立前件,刻印空票。每分司若干张,上截于内号簿前件上编都字一号起至若干号止,下截于外号簿前件上编通字、泰字、淮字一号起至若干号止,俱用印钤。”

  “内号簿票,本司收贮。外号簿,发三分司收候。如遇商人赴司领盐引,即于内号簿附写商名引盐赈米数目,就行填票,付商赍赴该管分司处,比对外号相同,如前附写,照数收完。一面行场支盐,一面出给实收,给商连票,赍缴运司销号。”

  林延潮说的例子,就是李御史主管盐司时,在总司留底薄,分司留外薄,底薄外薄都编号,一并用盐司印铃。

  盐商领盐引先去总司领底薄,依数目填票后,再领票去分司,依编号从外薄中取票附写。

  然后商人去盐场支盐,出给分司实收条子,与两张连票,最后去总司销票。

  没错,这办法现代人耳熟能详,但古人理解有难度。

  与方才吴通判一说,就满堂叫好不同,林延潮这提议一出,却令在场官员陷入沉思。一来不少人不理解,二来理论只要大方向不错,怎么样也不会被人说。

  但具体方法就很有商榷的余地,落实到做事上,总有弊病,没有十全十美办法,总有人赞成和反对。

  付知远闻言沉思道:“司马所言,本府略有所闻,在苏杭一带称此为串票。”

  一名官员问道:“此法下官略有所闻,下官主管常平仓,平日收谷时,也置二薄,一存州县,二存斗级。百姓输谷,先书县簿,给小票挂号,发百姓赴仓交纳。斗级给亦书簿,给与百姓收票,赴县销缴。此法与司马之法有何不同呢?”

  何通判解释道:“此法少了连号,虽有执付,收票,仍是容易为胥吏所乘。”

  何通判这么说众人都是解惑。

  这名官员也是歉然道:“林司马,是下官愚钝了。”

  林延潮笑着道:“不明则问,有何愚钝之说?”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