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诗意的情感> 第四十六章 母爱深情(一)(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十六章 母爱深情(一)(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南派三叔
  

  记得一次,我跟着母亲去很远的地方捡麦穗,农民把麦子都收完了,地里的麦穗好像都不要了,所以,我们捡着他们也不管,可是,到了下午,等我们捡了一大捆麦穗时,农民突然跑来把我们的麦穗收了,还把我妈的蓝头巾给抢走了。那头巾是我爸给我妈买的,是我爸给我妈留下的唯一的物品。我妈跪在地上哭着求他们把头巾还给我们,可是,农民还是没有给。我妈看天色已经黑了,再求也没有用了,就带着我往家里赶。一连走了二十多里路都没个村子,狼群在四野里发出着恐惧地吼叫,吓得我紧紧地抓着母亲的手。

  父亲原来是工程处的一个工长,性格豪爽,喜欢请客聚会,所以,人缘关系很好,可是,他已经不在了,我们再呆在工程处已经没有意义了。而且工程处也没有再照管我们的义务了。如果工程处再有搬迁,我们就不能再跟着人家了。所以,我们不但面临着生活的艰难,而且,还面临着无处安身的窘迫。

  这时,人有把我妈介绍给我的继父。继父原是吕正操部队里的机枪班长,在四二年的一场残酷的战斗中,担任阻击鬼子的进攻,掩护大部队撤退。最后,所有的人都死光了,子弹也打光了。他自己也被子弹打中了左胳膊。这时鬼子已经冲上来了,他就装死躺在尸体中,躲过了一劫。可是,在他逃跑时,又被鬼子发现了,他就跑到一个村子里,一位大娘把他藏在了麦垛里,才没有被鬼子发现。后来,部队见他胳膊残废了,让他回了家。他算是工程处里参加革命时间最早的人,因为整个工程处的人都是从抗美援朝战场上下来的。要不,后来他见许多参加革命比他晚很多的人都享受老战士待遇,让我写信给北京,可是,这种事光写信不行,所以,写过几次信都没起作用。他就要去北京找吕正操。我就劝他说算了,别去了,和你在一起打仗的人都死光了,他们怎么办?他们去找谁?听我这样一说,他也就再没提起过这种事。

  继父和我父亲原来同在一个工班,父亲是工长,继父是副工长。但他和父亲属于两种不同性格的人,父亲随和,而继父脾气很倔,而且,人极端地老实,不爱说话,更不会跟女人说话,所以,人都三十五六岁了,还没谈过对象。他比母亲大七八岁。那时母亲还不到三十岁,模样还依然漂亮。因为父亲英俊高大,穿戴讲究,又有文化,母亲很爱父亲,相比之下,继父却没有一点让她喜欢的地方。但是,如果她不愿意跟着继父,就得带着我们回老家。而她在老家是受气才跑出来的,她不愿再回到那个让她受气的地方,所以,她还是选择了跟继父结婚成家。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