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夺标> 第174章缘分(二)(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74章缘分(二)(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
  祝朋友们新年快乐!愿大家度过一个清心平安的假期,来年更创新高!

  ……………………………………………………………………………………………………

  王经伦先感谢大家对他的支持,说他之所以推选傅莹花,理由是傅莹花一身正气,到了留县之后从来不搞特殊化,从来不徇私情,确实是一心为公,水平高,觉悟高,留县能有今天的经济面貌和发展速度,傅莹花这个政府的法人当居头功,这次不选傅莹花,还能选谁?

  王经伦从班长的角度论述证明了傅莹花的优秀,他说话的时候,看起来是征求大家意见,实际上就是不容更改的意见。

  一般说来,领导说话的语气和叙述态度就已经告诉你发扬民主的尺度和距离是多远了,有时候,领导的话一出口就知道讨论只是一个仪式而已,所以做下级就一致说完全赞成或同意的话,谁不懂这一点,就说明自己的修养还不够,功夫还不到家。

  所以今天王经伦将话说到这个份上,很显然不是为了征求意见才这么说的。

  于是大家都表示同意。只有傅莹花自己没说话,但她也没说反对,应该算是默许,如果算是弃权也行,不过这种弃权其实就是认可。

  接下来,傅莹花简单的谈了几句,基本就是“感谢同志们对我的信任,我也会把这个荣誉坚持和捍卫下去,我虽然做得还很不够,但我会更加的努力。”

  傅莹花作为候选人,材料上报后,很快就获得了批准。

  傅莹花不是本土干部,当初对于她的从天而降,留县基层人员很有意见。

  可以说,基层的干部最讨厌上面“空降”领导。

  正常的话县里的干部五年轮换一次,这就意味着基层的人好不容易的等到了可以进县级领导圈子的机会,就被这个空降者给堵死,上进的去路没有了。

  但是在职的人员一般都不好亲自去上面诉苦,因此每到换届都会是退居二线的老干部“为民请命”,到市里和主要领导面前磨嘴皮子,反正老干部什么都不怕了,说话也就直接,有时候问的问题让市里领导下不来台,比如,留县的干部是死绝了?为什么从上面派一个来?若说是因为回避制度,那倒是从留县往外调一个去当县长啊。

  因此,从市里领导的高度来看,做事首先是要稳定,如果稳定了,发展倒在其次了,稳稳当当的干几年,等熬到了一定程度,想法子赶紧走人离开。

  最近平安听到了很多的风言风语,有人比喻说,留县就像是一个小孩子坐的脚蹬三轮却被套上了飞机的发动机,跑得快那是肯定的,但是不知道这个脚蹬的三轮能不能受得了那么大那么快的速度?会不会散架车毁人亡?

  还有人说王经伦就是在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就是假大空,弄虚作假的根本不是为留县的群众办实事,王经伦就是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比如说,县里要盖十多公里的两层小楼供大家居住,可是此时县里人均收入有限,手里的钱根本不够买房子,难道为了住新房子要群众去偷去抢?

  还有人说,王经伦将留县搞的就像是在公园里看开屏的孔雀,孔雀前面光彩夺目之极,可是不能看后面,因为后面就是孔雀丑陋不堪的屁股。

  是屁股都是要拉屎的,不管留县表面再动人再绚丽烂漫,屁股后面的屎堆集已经成山,臭不可闻。

  说什么反面话的都有,只是王经伦完全不会被这些逆耳的说法左右,他将县里的会议开得很频繁,除了他在省里市里要钱或者汇报工作之外,似乎在留县的时候就是在和县里的各级领导负责人在开会。

  平安明白,王经伦这就是在抓重点,管住了干部,就管住了人,管住了人,就管了事,有人说风凉话能怎么样,这是抵挡不住王经伦拟定的方向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