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要做皇帝> 第七百六十六节 转变的想法(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七百六十六节 转变的想法(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南派三叔
  

  就算曾经有过智商不正常的家伙,也在过去三年的政治倾轧里,被淘汰出局了。

  大家在发现,没有贼子可以给自己刷声望后,不由得失望的叹了口气。

  但嘴上跟行动上,很多人也都没落下。

  无数官僚,纷纷俯首拜道:“齐鲁诸王,竟如此狼子野心,臣等不察,请陛下赎罪!”

  更有人义愤填膺的说道:“请陛下遣廷尉、御史,穷察此种内情,扫清奸佞贼子!”

  卖一卖齐鲁的诸侯王,反正也没有什么成本。

  只要能一棍子敲死他们,死人,难道还能报仇不成?

  更何况,还能借此,邀得先帝诸王的好感。

  去了一个齐鲁诸王,再来一个仁宗诸子,大家该有的进项,依旧能有,甚至更多。

  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

  刘彻看着这个局面,心里面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悲伤的想道:这些官僚,果然都是随大流的******!

  事实上,别说是他们了!

  就是当初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名将元勋们,其实也是这么一个模样。

  当初,吕后活着的时候,什么樊哙、灌婴,陈平、周勃。

  一个比一个怂!

  在吕后面前,抢着比谁更恭顺!

  也就是王陵,周昌等少数功臣,敢于反抗。

  但,王陵与周昌的所谓‘反抗’,其实也就是回到封国,把自己家的大门一关——劳资不伺候你了。

  于是,吕后以一介女流之辈。临朝称制,将一个个刘氏子孙,逼入绝路,一连弄死了三个姓刘的赵王。还废黜幽杀了惠帝唯一的子嗣。

  这满朝文武,英雄豪杰,可有半个人曾经据理力争,誓死捍卫过?

  所以,自刘彻的祖父起。刘氏天子,就已经看得明白了:这天下官僚贵族,一个可靠的都没有!

  永远不能完全相信他们。

  唯一可以相信和凭依的,唯有枪杆子,也只有枪杆子!

  但跟所有的皇帝OR统治者一样,刘氏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总会不可避免的,对官僚勋贵有所幻想。

  总觉得——应该能有忠臣吧?或许会有忠臣吧!

  然而,事实却一次次让人失望。

  哪怕是当年执掌天下权柄十五年,功勋卓著的北平候张苍。其实也不是那么‘纯粹’。

  至少,他去职后爆出来的什么任人唯亲,私相授受,接受贿赂,以权谋私的丑闻,也足足能装一个大篓筐。

  “朕早就该从所谓的‘君明臣贤,众正盈朝’的幼稚幻想里清醒过来了……”刘彻的眼睛,从群臣身上扫过,他感觉自己仿佛又成长了一些:“于皇帝而言,这天下。就没有一个可信之人,对官僚勋贵,永远要不惮以最大恶意去揣测他们!”

  这个想法,虽然偏激。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是身为一个合格的皇帝,必备的天赋!

  最起码,有了这种想法的君王,不会将天下局面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也不会让天下的百姓。蒙受什么不必要的政治倾轧带来的负担。

  想想张居正,看看崇祯。

  刘彻就已经明白,自己应该怎么用人了。

  一切唯能!

  君子或者小人,道德模范或者人渣败类。

  在皇帝眼里,应该要一视同仁。

  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便是后世儒家奉为圣人的孔夫子,仔细去找的话,他身上的黑材料,也能整理出一大堆。

  曾经,刘彻还纠结过,主父偃跟公孙弘,名声不好,吃相难看。

  但现在再回头看看。

  刘彻发现,这两位的能力和手腕,是相当突出的。

  而且,吃相也比现在在这个朝堂之上的大部分官员要好的多了!

  尤其是公孙弘,简直可以当选汉室年度十大清廉典范。

  据刘彻调查所知,公孙弘在担任了主爵都尉后,非但兢兢业业的利用仅有的那么点权力,张罗起了主爵都尉的招牌和构架。

  他更是,从不受贿!

  不收受贿赂的官员,汉室倒是有不少!

  像颜异汲黯张汤,就从不受贿。

  但,这三位,家里面不是世代官宦,就是世代学霸,哪怕是张汤,背后都有田氏这个大金主。

  完全不需要受贿,就能过上奢侈腐败的生活。

  但公孙弘呢?

  一个八百石的官职,要是放在关东,或许能靠俸禄和津贴补助过上很不错的生活。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