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要做皇帝> 第两百八十七节 新的开始(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两百八十七节 新的开始(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南派三叔
  

  “其二:家中有男疫于王事者!”这自然是政治正确,也是过去授田时的首先考虑对象,毕竟,这些家庭是汉家是刘氏真正的铁杆,是真正的自己人,那当然要照顾了。

  “其三:有在边关轮戍者,或从军伤残者!”这一条,过去并未有,但刘彻却刻意加上,只为了激励和鼓励那些曾经远赴长城戍边的军人,证明,刘氏没有忘记他们的功勋。

  刘彻淡淡的道:“此三条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家中必须确实没有土地,或者田亩数量人均不足十亩者!”

  “先这样安排吧!”

  这一次授田,规模很小。

  即使是少府再拨相同数量的官田凑个二三十万亩,意义也不太大。

  最多不过能安置二千户人家而已。

  相对于关中各县动辄万户的人口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但这却是一个希望。

  一个让人期盼的希望。

  再没有比农民对土地更加热爱和期盼的人群了。

  “再补一个规定,此次授田所有田亩,必须耕作十年以上,才能归属授田者,十年之内,这些土地不可交易,不可变卖,不可典押!”刘彻想了想补充道。

  这是自然,不然某些‘无产阶级’,譬如游侠啊地痞啊,疏通一下关系,拿了土地,转手变卖给富商或者贵族。

  刘彻又不是散财童子,怎么可能给他们钻这个空子!

  “颜异,这事情,明日早上入宫之时,跟父皇详细汇报吧!”刘彻看着颜异道。

  “诺!”

  “至于那些店铺,能卖就卖掉吧……”刘彻想了想,又道:“实在卖不掉的,让王道去打点吧!”

  他确实有些缺钱了。

  这马上就到年关了。

  中国人过年,自然是要发红包的。现在,他这太子宫上上下下,官员、侍女、宦官、卫兵,加起来足足有近千人。

  光是这些人的红包和年终奖,就不是一笔小数字。

  然后,陈阿娇那里,还有身边现在跟着的女人什么的。

  不给点奖金,发点福利也不像话。

  然后,新的一年,自然还要给新的官服和绶带……

  刘彻粗略的算了一下,单单是过这个年,他就要开支将数百万钱。

  然后,还有薄皇后的生辰,也要花不少钱。

  林林总总算起来,年前年后,不花个千来万,估计是hold不住的。

  这还是尽量节省,刘彻自己没怎么铺张浪费的结果。

  前世,刘荣当太子,一年下来,太子宫开支近亿钱!

  王道却是很高兴的点头。

  汉室向来就有用宦官打理太子产业的传统。

  “对了,孤的汤沐之费,少府什么时候转过来?”刘彻对汲黯问道。

  身为太子,自然不可能全是支出,没有进项。

  刘彻身上现在可是挂着鸿固原、长陵、华阴等十个县的食邑,保守估计,这十个县两三千万钱的食邑租税还是有的。

  “回禀家上,岑明府已经行文给臣了,说是明岁十一月大概能转来!”汲黯躬身答道。

  刘彻点点头。

  汉室是用颛顼历纪年的。

  这颛顼历,是以十月为岁首。

  换句话说,在此时,九月是一年最后的一月,十月则是新的一年的开始。

  是以,史书上有时候会看到,明明都是西元前某某年,但在汉家的史书上却出现了两个年号。

  刘彻挠了挠头。

  老实说,颛顼历已经不太适合如今的时代了。

  这个两三年前的老黄历,对于现下的气候,几乎没有可取之处了。

  因为,你要知道,颛顼历创立的那会,黄河还在跑大象呢!

  后世的小猪,在太初元年改用太初历,就很好的适应了新的气候变化,自太初历衍生而来的二十四节气,更是影响深远。

  “我要不要找人来搞出太初历呢?”刘彻想了想,然后放弃了这个打算。

  要重订历法,可不是他这个小小的太子能决定的能做的。

  这事情,只能是皇帝自己想做,才能做。

  原因很简单,君权天授。

  反过来说,能跟老天爷沟通的除了皇帝,其他任何人都没资格!

  刘彻耸耸肩膀,看向远方的城市。

  丙戊年就将过去了。

  世界也将翻开新的一页了!(未完待续)

  ps:各位读者老爷圣诞快乐~~~~~~~~~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