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零三十八节 望城止寒(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千零三十八节 望城止寒(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南派三叔
  

  更别提顶着寒风,行进在茫茫草原上,跋涉在泥泞之中了。

  更别提这里是敌国境内,匈奴骑兵随时可能出现。

  而汉军却不可能跟过去一般,在内线作战,可以得到百姓士民的协助。

  大军的行进速度因此一度被拖慢到一个时辰十里!

  这简直就跟蜗牛在爬一般!

  程不识知道,他必须想个办法,让军队的速度快起来了。

  不然,假如入夜之前,不能找到宿营地。

  在一片漆黑的塞北夜晚行军,极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会有数不清的士兵掉队、迷途,然后倒毙在塞北的寒夜之中。

  草原上的夜晚气温之低,程不识可是已经领教过了!

  但该怎么办?

  程不识急的直挠头。

  现在的情况是,新兵们完全没有在这样的泥泞道路上行军的经验。

  甚至楼烦军的骑兵们,也不是很能适应汉军的行进速度。

  为了维持大军的首尾坚固和完整的组织,军队就只能牺牲速度。

  不然的话,骑兵一下子跑的没影,留下步卒推着车马和辎重,一旦出现敌人,立刻就会雪崩!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汉军先锋骑兵在左翼发现并且歼灭了一支匈奴斥候。

  这意味着,匈奴人极有可能已经知道了汉军出塞。

  很快,最迟在明天,程不识就要面临匈奴人的袭击了。

  甚至可能,在今天晚上,汉军就要面临匈奴骑兵的查探以及夜袭。

  程不识的呼吸因此急促起来。

  首次单独领军,让他深感责任重大,心里面也一直绷得紧紧的,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但越紧张,压力就越大,压力越大,他的思绪就越乱。

  没有办法,程不识只好骑着马,不断的催促士兵们加快速度。

  然而,这速度却始终提不上来。

  新兵蛋子们跟程不识一样,处于亢奋和紧张之中。

  方才前军的先锋斩首一百,让他们对功名充满了渴望。

  但这泥泞的草地和湿滑的道路,却又让他们没由来的烦躁。

  许多来自淮泗地区的陌刀兵甚至开始抱怨起来了。

  “这该死的道路!”无数人痛声咒骂着。

  但也有乐观派。

  譬如来自齐鲁的士兵们就发挥了齐鲁地区的特点,有人幻想着议论说道:“若是能找到一个城塞就好了,当年秦朝不是在这河间之地建立了许多城塞吗?倘若有一个完好的城寨,我们今天晚上就可以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了……”

  “是啊,是啊……”其他人也附和起来。

  这让程不识听了有些恼火。

  齐鲁的兵,纪律性强,组织好,听从命令,但有个缺点,太过浪漫了!

  这也是齐人的特点。

  齐鲁自古就是富庶的鱼盐之地,当地的百姓,自耕农以上就不愁吃穿了。

  这也使得此地的人民,想法多,有些浪漫。

  譬如当今法家,就有齐法家和秦法家之分。

  儒家也分齐鲁之儒和北方之儒的区别。

  甚至,黄老派,也在齐地变种了。

  总之,齐人总能用他们的想法,将很多事情变得面目全非。

  但,这些齐鲁新兵的议论,却让程不识忽然之间茅塞顿开。

  他马上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传令全军:在我军前方五十里,有秦人之军塞,可以御风寒!”程不识立刻就叫来传令兵下令。

  旋即这个命令传遍全军。

  最开始,程不识还有些忐忑。

  但,很快他就发现,效果好的惊人!

  在听说仅仅在前方五十里,就有一个秦人的军塞,保存完好,可以躲避风寒后。

  齐鲁的士兵们首先发奋起来。

  在他们的带领下,整个大军的行进速度一下子就提高了一倍多!

  就连楼烦军也因此军心大振,士气高昂。

  这让程不识很奇怪:一个可以御寒的军塞,有这么大魅力?

  但他哪里知道,对士兵们来说,若能晚上睡在一个干燥舒服的床榻之上,顺便将脚泡在滚烫的热水中,简直就是天籁!

  靠着这个善意的谎言,程不识所部,终于在天黑之前,抵达了梓岭西北一侧的山谷。(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