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零八节 假民牛马(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千零八节 假民牛马(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南派三叔
  

  他们的子弟,从军入伍,或者读书当官,都有可能。

  而穷人呢?

  依旧生活在两餐不饱,一年到头甚至倒欠地主的生活困境之中。

  更可怕的是,当出现两个种植着不同作物,同时地位悬殊的群体时。

  社会就被割裂了。

  种小麦的,可能会觉得自己天生是高于种粟米的。

  而这样的割裂,对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

  秦始皇帝,用了一辈子,推动车同轨,书同文,百年后的汉室,却出现了两种耕作不同庄稼,而且地位迥异的群体。

  哪怕对政治再不敏感的人,都知道,这肯定要出大问题。

  更何况是商容这样的精英?

  所以,在发现了这个事实后,商容一直在想办法,通过种种渠道,向天子报告。

  可惜,近年来,天子和朝臣们都在关注匈奴,关注战争。

  对国内的情况,大家都觉得,非常乐观,非常喜人。

  无数人歌功颂德。

  哪怕是本应该成为天子耳目的御史们,也对基层的情况,装作看不见。

  大家都在说‘元德盛世’。

  并将先帝和太宗之治,称为‘文景之治’,而‘元德盛世’则是上承文景之治的空前盛世。

  甚至,有人认为‘元德盛世’至少还会繁荣三十年。

  理想主义者们甚至认为‘大同可期’‘三代可臻’。

  唯有商容这样,常常前往基层,并且认真调研的官员才清楚。

  盛世之下,潜藏着莫大的危机。

  现在,这个危机潜藏在繁荣的经济表面下,被军事胜利和社会发展所掩盖。

  但,这个危机一旦引爆。

  恐怕,盛世立刻就会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

  乱世!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商容拜道:“以臣之愚见,臣以为,除朝廷需要调整政策,以照顾和指导,贫穷之百姓,也能耕种小麦外,还需陛下嘉大惠!”

  他拿出一直深藏在自己胸中的一本小册子,将之打开,念道:“当今,犍牛一头,值钱一万五千钱,小牛一头,值钱也需六千余钱。即便百姓百亩丰收,也才为粟不过百五十石,为钱六千,然五口之家,一岁吃用,就要粟米一百石……”

  刘彻点点头,知道商容没有说错。

  想当年,他还是个皇子时,就已经知道了,假如百姓只靠土地,哪怕是自耕农,一年下来,哪怕没有苛捐杂税,正常的负担的情况下,一个农民一年的收入,永远赶不上支出。

  更别提,要是家里有几个大半的孩子。

  那就更恐怖了!

  好在,刘彻即位后,就注意到这个事实了。

  至少在关中,刘彻拿着自己的私房钱和从商人哪里敲来的钱,广修水利,大修道路和桥梁。

  就是想着靠着这些的手段,补贴百姓。

  但,即便如此。

  刘彻也明白,哪怕是关中的一般家庭,恐怕也很难凑齐一笔可以购买耕牛或者挽马的钱来。

  只有中小地主家庭才能有那个财力。

  当然,士兵们立功,也可以拿着赏钱,从官府买到耕牛。

  但,比例还是太少了!

  更别提,买了牛,犁具总要吧!

  一副曲辕犁,哪怕是最简单的。

  也是重达四十余斤(汉斤),价值两三千钱以上。

  所以,商容的意思,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

  假畜!

  以国家的名义,平价租给百姓牛、马以及犁具。

  这不是什么需要动脑筋的主意。

  在这以前,汉室就有假马之制。

  在袁盎倒台后,刘彻为了鼓励百姓养马而推出的政策。

  有条件的百姓,可以向太仆衙门和少府衙门递交申请,申请到种马,然后,带回家里蓄养,三年后,偿还假马以及利息。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