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生明朝当皇帝> 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与封爵(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与封爵(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回翰林院做个侍讲学士吧,没必要再留在这绥定府了,不过可不能忘记教书育人之本,另外,念及你离乡已有数年,朕特许你半年假,当初学生们太闹,你家祖茔也被动了不少,你回去后找人再重新安葬吧”,王思任的琴声刚一停下来,朱由校就先站起来,并没有对王思任所谈之琴无半点评价,只是直接说起了对王思任接下来的安排。

  而王思任对此却是受宠如今,他的琴虽已弹完,但手却依旧还放在琴弦上,忘记收回手来,主要是他也实在没想到,自己在为陛下弹琴后竟然会被直接任命为内阁馆臣,这可是作为晋升内阁的储相之位,作为三甲进士出身的他一直以来便只能在地方上任知县等官,后来因为与董其昌等人一起反对朝廷对江南士绅集团的打压而被流放到绥定府东乡县,到现在已近十年。

  他此生此时本来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得到朝廷允准他还乡省亲,毕竟他在外漂泊了已近十年,而按照朝廷之旨,是不得轻易还乡的。

  王思任却没想到此时自己还突然被任命了翰林官,而且还能有半年的机会回乡,这自然使得他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

  柳如是见这王思任半天没有主动要奉还皇家古琴的意思,便不得不主动握住了琴的一端,往外直接猛扯了一下道:“呆子,还不赶快向陛下谢恩,还霸占着陛下的古琴干什么。”

  王思任一听柳如是这样说也才回过神来,忙不迭地就直接朝朱由校跪了下来:“罪臣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思任因给陛下弹琴一曲而骤然得到翰林馆侍讲学士之位之事顿时被流传于天下,一部分冥顽不化的江南士子听后依旧对王思任巴结或者只唯当今陛下马首是瞻的行为很是不耻,而也有很多江南文人开始因此看透了一些事情,并从王思任此事中领悟到自己为何会被流放到这里,等陛下来时,自己又该如何应对才能重回自己以前的光辉生活。

  过了绥定府顺着渠江南下,进入嘉陵江后再由沱江逆流进入成都府。

  俗话说,四川乃天府之国,而真正堪称富庶事实上指的就是成都府一带,农耕文化的繁盛还是衰落依赖于水利的发达与否,而都江堰的伟大工程成功使得成都府数千年来不知饥谨为何物,而如今等等朱由校步入成都府后,便也能看见良田沃地一望无垠,男女老幼生活大都闲适,房屋也多以粉墙黛瓦,即便是銮仪经过乡野时,也能看见身穿绸缎的地主老态龙钟地坐着滑竿四处逛着。

  此世的成都府历经大明两百年发展后早已是花团锦簇的世界,其繁盛自然要比所谓的糠乾盛世时期繁华十倍不止,而且现在得益于朱由校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大明的命运,因而使得所谓的四川大屠杀将不复存在,张献忠如今是下落不明,也不知道湮没于那个历史的角落之中,当年率军入川的豪格和李国英也都被大明正法。

  随着大明工业化的发展,即便是在成都府这样的内陆地区,也能看见大量工厂作坊犹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大道上也能看见无数华丽的马车,而皇家工业公司最新研制的自行车也开始活跃在成都平原之上,细密铁丝构成的轮子彷如时光轴一般将这天府之国带人了数百年之后。

  叮叮当当的铃声犹如天籁一般飘荡在简阳的天空上,回头一看却是来自西域的骆驼驮着货物正行进在这青山绿水间,而行进中的自行车与马车所带来的机械之美则与这来自异族的神秘感相映衬成大明天启中叶天府之国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与去江南不同,作为皇帝他来到这川南之地不是要与兼着商人与地主双重色彩的士绅斗法,而是一路看看被自己流放到这里的江南文人和蠢蠢欲动且不太安分老实的蛮夷之兵,另外也需要借此来西南之际看看联络一下此时的乌斯藏地区,虽然现在大明帝国的重心一直是在南洋与北边的西伯利亚,但对于世界屋脊的归属可是一直也没忘记。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