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北齐怪谈> 第211章 继承大业,继承疾病(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11章 继承大业,继承疾病(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高湛不动声色的收起了书信,没有理会,他看向了一旁的高归彦,“叔父,当今晋阳是谁人驻守?”

  “城外是并州刺史斛律光,城里是大将军段韶。”

  高湛顿时松了一口气,他的脸上出现了一抹笑容,意识到不妥,又赶忙收起来。

  “我们先别急着进城,请您派人让斛律明月过来迎接我们,我有大事告知他。”

  “好。”

  天色刚刚亮。

  邺城内也渐渐活了过来,各处依稀升起了炊烟,喧哗声传来。

  皇宫内,娄太后正在跟几个巫婆请教。

  娄太后的脸色比之前好了许多,几个巫婆跪坐在她的身边,听着她的疑问,给出答案。

  就在她们聊天的时候,娄睿推开了甲士,快步闯进了殿内。

  娄睿板着脸,嘴唇发白,看起来有些悚然,他快步走到了太后的面前,一头跪下。

  “姑母。”

  娄太后听出了他那颤抖的声音,顿时变得警觉。

  “出了什么事??”

  娄睿闭上了双眼,眼泪不由得流淌。

  “陛下驾崩了。”

  娄太后当即便愣住了,她似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她又问道:“你说什么?”

  “陛下驾崩了。”

  几个巫婆吓得当即瘫坐在地上,开始抽泣了起来,娄太后呆滞的坐在原地,一动不动,就像是被抽走了灵魂一般。

  六个儿子,竟走了四个。

  她并没有哭号,也没有晕厥,就这么坐下来,静静的思考着,也不说话。

  不知这寂静持续了多久,连巫婆子都不敢再哭泣了,娄昭君这才嘶哑的问道:“谁来继承?”

  “长广王。”

  “他人呢?”

  “已去了邺城。”

  娄太后再次沉默了下来。

  娄睿忽说道:“姑母,有一件事,不知该如何说.”

  “说吧。”

  “当初为了陛下,我和刘桃子曾对长广王无礼,如今.我倒是有姑母庇护,就怕那刘桃子会被问罪,他颇有功劳,若是因为这样的事情而被问罪,实在太过可惜.”

  “我知道了,准备马车吧。”

  “我不会让长广王对他下手的。”

  娄昭君轻声说道,娄睿这才赶忙外出准备,娄昭君却还是坐在原位,许久都没能起身。

  晋阳宫,崇德殿。

  高湛站在群臣之首,跪在天子灵位前,嚎啕大哭。

  他身后的诸多大臣,却并非是那些重臣,都是些老臣。

  站在最前头的,是一个老翁,住着拐杖,站都有些站不稳当了,眼神迷糊。

  此人骨架很大,此刻弯着腰,都比其余人要强壮,而他,正是斛律光和斛律羡的父亲,大齐老臣斛律金。

  斛律金已经无法再上阵作战,平日里也只是躺在家里,要外出都得坐车,没有人扶着根本起不了身,可即便是这样,高湛还是将他叫了过来,为大行皇帝送葬。

  看着嚎啕大哭的高湛,斛律金被人扶持着,缓步走上前,“大王.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您按着陛下的诏令,继承大统,登基为帝.”

  高湛急忙起身,不可置信的看着他。

  “当今有太子,我岂能继承大位呢?”

  “太子贤明,我愿意辅佐他来治理天下,请您勿要再说这样的话。”

  斛律金再次说道:“太子年幼,尚且无法治理天下,况且,陛下有诏令,要您来继承大统,您岂能违抗陛下的诏令呢?”

  “并非是我抗拒陛下的诏令,只是因为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才能,只怕是会辜负陛下的厚望”

  到这个时候,群臣赶忙上前,行礼大拜。

  “大王!!请您为社稷所虑,奉诏登基!!”

  看着纷纷跪拜的众人,高湛这才看向了不远处的娄昭君。

  娄昭君也在这里,只是她站在远处,看着儿子的灵位,不愿意靠近了去看他,娄昭君没有说话,娄睿却手持诏令走上前来,开始宣读。

  这封诏令,乃是太后所下达的,同意长广王继承大统,登基为帝。

  如此,有了各方面的名义,高湛顺利登基。

  登基的当天,高湛大赏群臣。

  以平秦王高归彦为太傅,以赵郡王高睿为尚书令,以尉粲为太保,以段韶为大司马,以娄睿为司空,以高淹为太宰,以高浟为太师录尚书事,以博陵王高济为太尉,以任城王高潜为尚书左仆射,以斛律光为右仆射,封太子高百年为乐陵郡王。

  面对高演的旧部,他也没有丝毫的吝啬,反而是加大了赏赐,表示自己的宽厚与仁德。

  特许安西将军刘桃子持使节,进恒州刺史,都督三州军政事。

  夜里,别殿里灯火辉煌,在外头的禁军的戒备之下,高湛大口吃酒,整个人通体舒畅,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事情了。

  他开心的吃着酒,忽拉住身边的祖珽,指着远处空荡荡的一大片,问道:

  “那个从天空走下来的女人是谁?”

  “帮朕抓住她!”

  ps:武成(高湛)酒色过度,恍惚不恒,曾病发,自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食顷,变为观世音。之才云:此色欲多,大虚所致。即处汤方,服一剂,便觉稍远,又服,还变成五色物,数剂汤,疾竟愈。帝每发动,蹔遣骑追之.——《北齐书·徐之才传》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