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425章 专家座谈会,发言(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25章 专家座谈会,发言(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如果把现代物理学的知识体系,用一个直观的物体来描述的话,那么就是用各种大大小小的各种建筑来形容比较贴切。

  每一座建筑都代表着物理学的一种理论体系,每一座建筑的每一个楼层都代表着一个领域或者方向。

  然而,在这些建筑历史中只有四座能够被称为大厦!

  经典力学、电磁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

  既然提到了现代物理学的知识体系,那么自然也是少不了物理学家的评价。

  而针对于历史上的伟大物理学家的分级,在王东来的心里也有一个大概的标准。

  如果是前世的王东来,肯定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但是,拥有【记忆宫殿】等超凡能力的他,却是可以准确地做出评价。

  以一己之力,力导一座大厦的建成,可谓是祖师。

  而处在这一个级别的物理学家只有三位,分别是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

  接下来便是在某座大厦的落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或在落成后对其进行了整体上的重要优化,或者主导了四座大厦之外的一座相对重要的建筑的落成,可谓是宗师。

  典型的物理学家比如说是伽利略、托马斯·杨、法拉第、洛伦兹、波尔、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等人。

  假如说是爱因斯坦没有创立相对论,仅凭他在量子力学中的功献,也能被评价为这一级别。

  在这个级别之中,还有一人,那便是杨老。

  1954年的时候,杨老和米尔斯合作,提出著名的杨·米尔斯理论。

  三年后,李正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老建立的标准模型,直接打通了量子力学大厦原本相互隔绝的各个楼层,论起贡献来,绝对可以评价为宗师人物。

  目前,在物理学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打破量子力学大厦和相对论大厦的壁垒,将其融合为一座新的大厦。

  当今之世,如果哪一位物理学家能够完成这件事,并且还得到了实验的验证,那么就成为爱因斯坦之后的第四位祖师。

  宗师之后,便是大师。

  大师的评定标准是在某座建筑的落成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或者未一座建筑加盖出新的楼层出来,便能被称为大师。

  比如说是爱丁顿,史瓦西,这两位正是量子色动力学和量子电动力学的创立者。

  大师之后,便是专家。

  评定标准更加简单,那就是在一座建筑的一层楼里盖出一个新房间来,便是专家。

  至于当今物理学界的大多数物理学家,别说是专家大师了,按照王东来的这一套理论,顶多算是在某一座建筑的某一层楼的某一个房间里搞搞装修的学徒。

  所以,当高能物理所主动引发的大型对撞机讨论在网上如火如荼,吸引了各方人士注意的时候。

  杨老出声了!

  早在2012年的时候,杨老就曾经反对过建设大型对撞机,彼时的大型对撞机预算是两千亿。

  在这一年,欧洲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了‘希斯格’粒子,这种能赋与其他粒子质量的奇特粒子,与物质起源和暗物质以及宇宙演化息息相关。

  因为出现了成果,国内不少科学家提出建设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设想,想要精确研究希斯格粒子。

  只是,这个建议提出之后,就被杨老旗帜鲜明的反对了。

  反对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华国最迫切的需求在于培养高水平的基础物理人才,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可是在物理学领域的人才却少之又少。

  耗费天量资金去建设大型对撞机,对于国内的物理学发展,好处并没有想象的大,得到远远小于付出。

  在杨老的反对声中,此事被搁置。

  可是,王一方从未放弃过这一点。

  在刚刚被评选为院士之后,就立即再次提了起来。

  这一次,携带着成为院士的声势,建设大型对撞机的正当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声势也更大。

  杨老年龄已高,很少出现在媒体前面。

  这一次的反对,也不是当着媒体的面直接表态,而是通过个人的渠道发出了一篇文章。

  《华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

  在文章里面,杨老列举了好几个正当的理由。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